麦家“特情小说”的叙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1:29
本文关键词:麦家“特情小说”的叙事学研究
【摘要】:麦家是2000年以后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位中国大陆作家,他创造了一类个性鲜明的小说——“特情小说”。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也受到大众的追捧。随着麦家作品的流行,不少学者对其做了各种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创作特点(如:主题挖掘、人物塑造、背景设置),文化意义(如:影视影响、“密码”思维),阅读体验(如:气氛神秘、情节诡异、逻辑严密)等等。涉及写作的形式技巧研究不但少而且浅,绝大多数只是单篇解读,或贴个“元小说”、“博尔赫斯式迷宫叙述”的标签即点到为止了。从叙事学角度的探索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但是,麦家作品的形式技巧却是一个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对麦家“特情小说”写作技巧的兴趣就是笔者研究的主要动机。本文在西方经典叙事理论的框架下,对麦家的三部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和《风声》)展开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从麦家作品研究综述开始,随后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与空间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首先对麦家个人成长、创作经历、创作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说明本文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则。最后重点回顾、梳理了麦家作品研究的当前状况,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二章研究麦家“特情小说”的结构类型。此章按叙事功能的角度对各种结构进行了分类,并从宏观和微观分析了麦家独特的结构构思。第三章研究麦家“特情小说”的叙事视角问题。此章首先分析了麦家小说采用的视角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叙事效果。研究的重点是各个视角模式的对比和它们之间在不同情境下的转换,从而揭示麦家在视角选择上的独具匠心。第四章讨论了麦家的叙事时空观。重点揭示了麦家运用叙事时间的技巧对小说节奏的控制,以及叙事空间在作品中的三个特别的作用。把时间和空间放在一章讨论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密切的联系,将时空结合起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麦家作品的表现手法。最后,笔者总结了主要的研究结果以及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本论文是笔者在用叙事学研究文学作品上做的一个探索,希望通过这种分析来揭示麦家用怎样的叙事手法来实现了他的写作目的,从而给读者在欣赏其作品时带来新的角度和启示。
【关键词】:叙事学 麦家 特情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8-11
- 二、研究背景11-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论文结构13
- 第一章 麦家及其作品研究现状13-23
- 第一节 麦家其人14-16
- 第二节 麦家作品研究综述16-23
- 第二章 麦家“特情小说”叙事结构研究23-37
- 第一节 柜式结构25-27
- 第二节 层式结构27-29
- 第三节 链式结构29-33
- 第四节 圈式结构33-35
- 第五节 一种不同寻常的故事结尾35-37
- 第三章 麦家“特情小说”叙事视角研究37-52
- 第一节 权威客观的全知视角40-43
- 一、背景介绍40-41
- 二、知识介绍41-42
- 三、情景转换42-43
- 第二节 扣人心弦的第一人称叙述中回顾性视角43-45
- 第三节 扑朔迷离的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45-47
- 第四节 麦家小说中的叙事视角转换47-52
- 第四章 麦家“特情小说”叙事时间与空间的研究52-72
- 第一节 麦家小说的叙事时间分析54-64
- 一、时距54-58
- 二、时序58-59
- 三、频率59-64
- 第二节 麦家小说的叙事空间分析64-72
- 一、琐碎而模糊的空间64-69
- 二、具体而狭仄的空间69-72
- 结语72-75
- 参考文献(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75-78
- 一、专著书籍类75-76
- 二、报纸、期刊论文类76-77
- 三、学位论文类77
- 四、电子文献类77-78
- 附录:麦家主要作品年表78-79
- 致谢79-80
本文编号:914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1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