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表面肌电图表现及相干性分析探究
本文关键词:痉挛性斜颈表面肌电图表现及相干性分析探究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痉挛性斜颈(Cervical dystonia, CD)(也称为Spasmodic torticollis)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特点表现为颈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的头颈部运动增多,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姿势异常。目前病因未明,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皮层、皮层下、脑干、脊髓等多个层面,主要是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功能异常。痉挛性斜颈临床表现复杂,根据异常斜颈姿势分为扭转型、前屈型、后仰型、侧倾型。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分析判断。痉挛性斜颈的肌电图表现尚无定论,有研究发现在扭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中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肌电活动之间存在4-7Hz低频率带上的相干性,提示这种相干性可能存在诊断意义。本实验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探究痉挛性斜颈患者的表面肌电图表现;2.比较痉挛性斜颈患者和健康人颈部肌肉肌电活动在4-7Hz低频率带上的相干性;3.探究此相干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41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研究。对其中从未进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19例患者以及8例健康对照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记录异常斜颈姿势及主动运动时表面肌电图表现,进行肌肉间肌电活动相干性分析。结果1.病情缓解组的病程显著长于病情进展组,Tsui评分和TWSTRS评分则显著低于病情进展组。未经BTX-A患者的TWSTR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组。发病年龄、病程、Tsui评分与TWSTRS评分在震颤、疼痛、生活事件、家族史、颈椎病分组上无显著性差异。2.19例患者中有14例表面肌电图表现为痉挛型,5例表现为痉挛型和节律爆发型的混合型,此5例均合并有震颤;本实验发现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部肌肉存在广泛性的异常肌电活动,其中双侧胸锁乳突肌检测到异常肌电活动的频率最高(分别为94.7%)其次为头颈夹肌(R-SPL 89.5%, L-SPL 84.2%)。表面肌电图检出异常的肌肉显著高于查体检出的肌肉数目(p0.05)。表面肌电图异常的肌肉数目在CD各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CD患者在进行头颈主动运动时存在肌肉病理性的共收缩、异常肌电活动或不活动等现象。3.相干性分析在8名患者和8名对照中均发现了异常斜颈姿势时肌肉之间在4-7Hz低频率带上的相干性。患者具有相干性肌肉对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相干系数中位值低于对照组(p0.05)。相干性肌肉对数目和相干系数在各CD类型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同向转颈和反向转颈动作时,患者在4-7Hz低频率带上的肌肉对数目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O.05),相干性系数中位值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在同向和反向转颈时,相干性肌肉对数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以临床医师的查体结果作为对照标准,相干性分析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18.8%,阳性预测值46.9%,阴性预测值59.1%。结论1. 痉挛性斜颈患者表面肌电图表现与临床查体相比更为广泛、复杂。表面肌电图表现类型为痉挛型、节律爆发型或二者混合,节律爆发型患者多伴有震颤。颈部肌肉中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最易受累。在进行主动运动时CD患者中存在肌肉病理性的共收缩、异常肌电活动或不活动等现象。2.在患者中确实存在肌肉间4-7Hz低频率带上的相干性,但这种相干性在健康人中也可出现。且相干性分析作为辅助检查其特异性较低,本实验认为不能用于痉挛性斜颈的诊断。
[Abstract]: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herence of muscle and muscle activ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rvical muscle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muscle pairs and the coherence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The sensitivity of coherence analysis was 87.1 % , specificity was 18.8 % ,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46.9 %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59.1 % . Conclusion 1 . Electromyography is more extensive and complicated than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pasticity . The type of surface EMG is spasm , rhythm burst type or both , and the patients with rhythm burst are most susceptible to tremor . In the patients with active motion , there is the common contraction of muscle pathological changes , abnormal myoelectric activity or inactivity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2.12;R741.0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金,钱树森,罗定强,李祖坤,卓燕,龚娅妮;运用半导体激光的相干性测波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石巍;王颖;;主被动手臂动作的EEG和sEMG特征比较研究[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3 张卫华,金怡,何华,陈进,周东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额—顶皮质联络障碍的脑电图相干性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01期
4 何芳德;;医学中激光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8年12期
5 汪荫棠;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1985年03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琛;;驱动激光束间相干性对背向散射的影响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C];2012年
2 胡青;葛辉良;李然威;杨华;宫先仪;;浅海波导声场相干性测量[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3 冯棉;;逻辑推理中的相干性[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海;常宏;姚景芹;谢常德;彭X墀;;铷原子蒸汽中原子相干性导致的Kerr非线性增强效应及其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5 张红星;叶丰;顾明;;顺风向脉动风速及风压相干性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杨再秀;王伟;蒙艳松;耿生群;黄智刚;;GNSS信号质量评估与测试方法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7 刘夏姬;李代军;黄湖;李师群;;磁波导中原子束传输的相干性演化[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8 朱时军;刘显龙;王飞;蔡阳健;;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的产生及测量[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谭长贵;;多样性与动态平衡态势的稳定性[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博;相干性和同步性是MIMO测试重点[N];通信产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丰雯诗;痉挛性斜颈表面肌电图表现及相干性分析探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楼鑫欣;基于脑电和肌电相干性的辅助中风病人主动康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穆冬;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瑶;大脑皮层与上肢肌肉间功能耦合与信息传输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孙佳媛;抗振干涉仪中短相干光源相干性的测试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云萍;基于皮层肌肉相干性的手部运动信息解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4 崔若飞;汽车驾驶员脑氧信号的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及小波相干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陈超;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相干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孟祥富;驱动激光束间相干性对背向散射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肖伟山;双频雷达后向散射和相干性分析及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应用[D];福州大学;2010年
8 陈大鹏;激光经卫星反射的回波的相干性初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石巍;主被动手臂动作的EEG和sEMG特征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杨鹏;简并双光子激光动力学及原子相干性和注入经典光场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3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36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