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心理护理对AMI恢复期抑郁症相关的认知及躯体症状改变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延续性心理护理对AMI恢复期抑郁症相关的认知及躯体症状改变的影响 出处:《重庆医学》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郁症 AMI 躯体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 性心理 心血管疾病 情绪状态 护理干预 抗抑郁药物 定量服药
【摘要】: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1],各种认知症状(如羞耻、内疚)不良情绪状态与CHD的发展、治疗效果、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抑郁症的躯
[Abstract]:Posi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a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rious harm to people's healt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1], a variety of cognitive symptoms (such as shame, guilt) adverse emotional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epression of the body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科;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护理部;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医院心理病区;
【基金】:唐山市科技局项目(06134601a-10)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1],各种认知症状(如羞耻、内疚)不良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亚芳;护士对癌症病人抑郁症的认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1期
2 潘小娅,陈英娟,吴洁;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J];河北医学;2000年04期
3 曹力,李黎;与癌症相关的抑郁症及其护理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05期
4 杨大梅;抑郁症激越性凶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刘翠美,孙丽萍,白晓光;对抑郁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7期
6 董兴红,李克英;老年病人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02期
7 高晓翠;98例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4期
8 贾瑞萍;抑郁症患者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10期
9 刘凤珍;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章秀娟;邵爱银;;中学生抑郁症的健康教育探讨[J];安徽医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坚伟;;失眠门诊与抑郁症[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樊浩华;;抑郁症患者的人身安全监控[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3 宋洁;;抑郁症患者自杀防范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4 李春兰;;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5 高新学;张秀贞;高磊;;心理健康教育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赵晓洁;;抑郁症自助团体治疗中的护理体会[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延娥;;抑郁症及潜在抑郁症的尽早发现和心理护理[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张宏卫;;健康教育在门诊抑郁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成巧梅;;综合治疗加心理护理对住院抑郁症的疗效分析[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完燕华;刘菊林;陈庆勇;曹改娟;;抑郁症患者与全血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冯周琴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药物不是解决失眠的最佳选择[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李洋;白天嗜睡可能是疾病征兆[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芳;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卓琳;正常人和抑郁症对情绪面孔刺激的fMRI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3 张姝;肝郁型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脑功能影像学差异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潘豪;情绪记忆网络年龄及抑郁症相关改变:静息态fMRI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月峰;海马体积、形态及其与抑郁症关系的MRI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黄海燕;抑郁症脑部扩散峰度成像研究初探[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7 杜萍;抑郁症与急性PTSD及首发抑郁症rTMS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的磁共振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8 喻云平;抑郁症患者外周血BDNF、IDO、CORT及Treg细胞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9 刘文钊;基于ReHo和ALFF的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3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36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