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0:12

  本文选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切入点:院内感染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类型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5年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变化趋势,院内感染类型及变化趋势,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收集NICU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的住院患儿3396例,其中421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例次为456次,院感发生率为13.43%,日感染发生率为9.57‰,五年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4,P=0.012)。最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为肺炎(41.45%),其次为败血症(22.37%);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4.36%与17.00%;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敏性降低。结论我院NICU院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药敏性降低,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二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N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院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院感患儿与非院感患儿的一般资料、出生史、母孕史、治疗方面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中所得相关因素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11例院感患儿与2881例非院感患儿病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相关因素包括:患儿男性、胎龄小、出生体重低、Apgar评分低、窒息抢救史,母产时发热、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乙肝,静脉营养、留置胃管、机械通气、PICC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导尿管、输血、感染前胸腹手术史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院感独立危险因素为:1分钟Apgar评分低、窒息抢救史、机械通气、PICC、胸腔闭式引流及感染前胸腹手术史。结论1分钟Apgar评分低、有窒息抢救史、机械通气、PICC、胸腔闭式引流及感染前手术史为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NICU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暴露,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且患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与变化趋势,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研究中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共63例,发生率为1.86%(63/3396),在院感中所占比例为14.96%(63/421)。高发于夏秋季节,低出生体重及早产儿比例均为82.54%。真菌感染患儿实验室确诊前多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在血培养阳性前出现CRP升高(65.08%),血小板下降(76.19%),1,3-β-D-葡聚糖升高(82.54%)。真菌感染类型以败血症为主(77.14%),病原菌类型主要为近平滑念珠菌(36.51%)、白色念珠菌(26.98%)、季也蒙念珠菌(23.81%)。危险因素中广谱抗生素暴露率为100%,静脉营养暴露率为93.65%,机械通气为92.06%,中心静脉导管为60.32%。单纯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大多单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即有效,中枢感染患儿联用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率为6.35%,预后差。结论我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率较高,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是高危人群,需严密监测,早诊断早治疗。第四部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目的探讨我院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NICU所有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儿资料,分析5年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与变化趋势,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儿为462例,111例发生VAP,VAP日感染率为33.20‰(111/3343)。不同胎龄患儿,VAP发生率不同,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导致VAP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8.04%)与肺炎克雷伯菌(27.17%),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米诺环素敏感性好,对头孢菌素类类耐药。产EEBL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等敏感性好。单因素分析与VAP相关因素包括机械通气天数、拔管后再插管、PIC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感染前抗生素使用,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及机械通气天数为VA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VAP日感染率为33.20‰,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VAP的发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2.1;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瑞芬,刘百百,毕益明;护士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5期

2 章蓉,余江;护士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8期

3 单继平,刘芳,陈胜美;住院患儿院内感染调查(摘要)[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东亚,鲁晓欣;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调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马秀玲;增强责任心预防控制院内感染[J];中国校医;2000年06期

6 余利君;新加坡医院院内感染的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年10期

7 崔娅;院内感染的代价及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意义[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刘正印,秦树林;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07期

9 尹英,谢冰;院内感染的预防[J];黑龙江医学;2002年12期

10 杜慧英;控制院内感染刻不容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月娟;;院内感染爆发的预防与控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小青;郑金意;朱云仙;;院内感染病案调查分析[A];全国护理临床研究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C];2001年

3 武莉;哈景华;范红霞;;消毒供应科污染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与实践[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乔瑞宝;崔建华;;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是建设医院的保障[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赵青兰;唐飞;任丽华;任菊娜;;监护室降低院内感染的方法及措施[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周宗艳;;加强供应室环节指控管理控制院内感染[A];吉林省护理学会五官科第十四次学术会议暨口腔科专科技术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任贤;;医院院内感染管制之实务作为[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陆宁;唐永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护理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罗婉丽;;浅谈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10 何志勤;向彩良;;医院控制非典型肺炎 院内感染的主要做法与体会[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嘉奇;沪上医院敲响院内感染警钟[N];文汇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 李华虹;院内感染 隐患多[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何建平;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N];农村医药报(汉);2010年

4 刘平安;灾区院内感染不能放松警惕[N];健康报;2008年

5 记者 李天舒;院内感染“祸首”被成功追踪[N];健康报;2010年

6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院内感染怎用药[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唐闻佳;医生,要不要摘下领带[N];文汇报;2011年

8 衣晓峰 李华虹;院内感染还得再提[N];健康报;2005年

9 金永红;院内感染增加患者额外医疗负担[N];健康报;2006年

10 中原;管制用水可减少院内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焱;N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新生儿细菌定植的特点及变化规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萌;急诊ICU与普通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黄紫庆;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牛淼;某医院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孙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林萍;吉林省某三甲医院院内感染现状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孙志鹏;腹部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宁秀丽;中医院院内感染现况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3年

8 苏麟;2005-2007年某3甲医院院内感染细菌病原学和药敏变迁及危险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杨振;多发伤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特征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宋鑫;山西省某中医院院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58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