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非遗传毒性致癌性与DNA甲基化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6 06:19

  本文选题:非遗传毒性致癌性 + 表观遗传学 ; 参考:《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09期


【摘要】:非遗传毒性致癌性作为化合物/药物体内致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致癌作用机理广泛而复杂。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了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胚胎发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并在非遗传毒性致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可以引起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或特定基因启动子Cp G岛高甲基化或低甲基化造成蛋白或信号通路异常,进而引起或影响细胞癌变。本文针对基因组总体甲基化以及特定基因甲基化的特点,综述了各自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通过DNA甲基化引起致癌性机制研究以及甲基化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Abstract]:Non-genotoxic carcinogeni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rcinogenic mechanisms in compounds / drugs. DNA methylation is an important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cell cycl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Apoptosis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are a series of life process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on-genotoxic carcinogenesis.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can reduce the overall methylation level of the genome, leading to genomic instability or hypermethylation or hypomethylation of specific gene promoter CpG island, resulting in abnormal protein or signaling pathways.In turn, it causes or affects cell carcinogenesis.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omic total methylation and specific gene methyl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ir common detection methods, which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carcinogenicity caused by DNA methylation of 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and methods for methylation de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2127)
【分类号】:R4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道新,陈正岗;氟化物遗传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9年01期

2 张天宝;新药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4期

3 陈英,刘秀林,隋建丽,周平坤;S波段高功率微波辐射小鼠远期的遗传毒性[J];毒理学杂志;2005年S1期

4 孙立魁;黄经春;朱雪涛;;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评价正海生物膜遗传毒性的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年02期

5 许华;姚成灿;郑青;李校X;向继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遗传毒性[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年04期

6 王文娟;杨建一;李莉;;高剂量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J];毒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7 莫志鑫;刘华;徐艳;;氟遗传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4期

8 贾玉巧;白国胜;王宇梅;田俊丽;;芦荟软胶囊的遗传毒性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3期

9 周长慧;袁芳;王庆利;周飞;林海霞;常艳;;遗传毒性早期初筛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6期

10 颜燕;姚文环;杨非;;卤虫卵粉的遗传毒性分析[J];毒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元峰;栾洋;戚新明;任进;;新的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文众;;完整细胞核DNA在遗传毒性物质筛选中的应用[A];食品、饲料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国霞;许玫英;吴泳标;许杰龙;蒋雍君;梅承芳;孙国萍;;水源水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的空间统计分析[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刘永学;;酵母绿色筛选分析法在药物遗传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欣杰;郑金;张新宇;;1-氯-2-羟基-3-丁烯遗传毒性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6 潘丽波;张金良;;某地区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和风险评估[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7 武元峰;栾洋;任进;;新的遗传毒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英;刘秀林;隋建丽;周平坤;;S波段高功率微波辐射小鼠远期的遗传毒性[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厉以强;李兆利;姜巍巍;陈海刚;孔志明;;江苏沿江主要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的遗传毒性[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家强;张国霞;岑英华;孙国萍;;饮用水源遗传毒性可利用技术研究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陈铮;中药妇产科用药生殖及遗传毒性应引起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刘梅;FDA要求补充Trexima遗传毒性方面信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石瑛;骨髓的玄机[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辨;膨润土颗粒细胞遗传毒性体外实验研究和职业暴露人群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驰;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遗传毒性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詹立;藻毒素Microcystin-LR的体内及体外遗传毒性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邵鹏;太湖周边典型区域水体污染的综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黎;SCGE/HepG2测试系统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绍慧;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SOS/umu显色试验在饮水消毒副产物遗传毒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文卫华;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危害与遗传毒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晶;A/O、A~2/O和典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污水毒性削减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吴锡南;低强度1800MHz电磁波暴露对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及其遗传毒性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夏彦恺;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的男性生殖毒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汉阳PM2.5对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遗传毒性及DNA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毛蕾;常见抗生素类兽药对作物的遗传毒性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晓宇;气态甲醛对卡氏毛园蛛的遗传毒性和甲醛对不同动物细胞遗传毒性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易懿;体外遗传毒性评价试验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程龙凤;淮河流域某地区浅地下水遗传毒性监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晓雪;有机膨润土和自然土颗粒的遗传毒性比较和烷基季铵盐的细胞遗传毒性体外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征;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体外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建超;环境遗传毒性效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何林;几种食品添加剂的遗传毒性及其联合毒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陈淑剑;两种新型避孕材料遗传毒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57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757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