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4年重庆地区儿童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本文选题:阴沟肠杆菌 + 耐药性 ; 参考:《重庆医学》2016年35期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09~2014年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4年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以最小抑菌浓度(MIC)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阴沟肠杆菌3 384株,检出率为4.18%;以呼吸道标本多见,占83.04%。阴沟肠杆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88%和0.94%;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38%、5.17%,26.49%。2009~2014年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87株,占2.57%。新生儿病房和呼吸病房检出阴沟肠杆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病区,分别为26.92%、24.32%。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新生儿科与呼吸科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Chongqing from 2009 to 2014,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to 15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analyzed in 2009 and 2014. BD Phoenix 100 automatic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 drug sensitivity system was used to test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by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combined with K-B disk diffusion. The results were judg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 (CLSI). Results A total of 3 384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were isolated, the positive rate was 4.18, and the respiratory tract was the most common, accounting for 83.04.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to melopenem and imipenem were 0.88%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 resistance rates to levofloxacin, ciprofloxacin,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were 4.38%, 5.17% and 26.49%, respectively, and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to 15 antimicrobial agents from 2009 to 2014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Extended-spectrum 尾 -lactamases (ESBLs) were isolated from 87 strain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accounting for 2.57 strains.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detected in neonatal ward and respiratory war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wards, which were 26.92 and 24.3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is on the rise.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分类号】:R446.5;R7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志勇,王景胜,宋丽君;从腹水中分离出1株阴沟肠杆菌[J];临床军医杂志;2000年02期
2 熊武,李珍大,王卫萍,邵海枫;从2名患者的血液及输液残存液中同时分离出阴沟肠杆菌[J];江西医学检验;2000年03期
3 杜廷义,施莉,周兵,刘海云,曾光雄,董云华;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调查[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5期
4 任清波,辛颖;465株阴沟肠杆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2期
5 涂伟仁,张国雄,杨桂珍;肾结石患者血和尿中同时检出阴沟肠杆菌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1期
6 陈如,李丽,刘守桂,张文池,熊薇,王前;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03年01期
7 储从家,孔繁林,管新龙,吴惠玲,高晓玲,罗次节;62株阴沟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和药敏结果[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8 黄支密,仵蕾,糜祖煌,熊春林,邹玉秀,秦玲,陈榆;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J];东南国防医药;2005年05期
9 蒋晓飞,韩立中,阮斐怡,蒋筠翡,刘英,倪语星,吕元,洪秀华;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10 杨海慧;陆晔玲;叶杨芹;应春妹;于嘉屏;;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萌炜;;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符生苗;李天娇;陈淑萍;李成学;蔡俊宏;王旭明;黄涛;符惠群;;海南发现两株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阳性的阴沟肠杆菌[A];2013海南省第五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赵树艳;李言飞;曹建政;;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调查[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德军;曹雁;毛跃;杨围;张碧霞;;阴沟肠杆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苏维平;赵树艳;王周波;;重症监护室患者阴沟肠杆菌药敏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马丽娜;林抗美;杜文琴;官雪芳;刘建;刘波;;不同温度条件对阴沟肠杆菌降解乐果的降解力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7 赵永新;王侠;王辉;张铁汉;;阴沟肠杆菌产B-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王凤霞;胡志东;田彬;李静;杨华;周斌;胡yN明;;2008-2011年临床感染患者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邢嘉翌;;521株阴沟肠杆菌标本分布及耐药分析[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苏东;邓诗琳;张学英;李键;刘金伟;;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分型的研究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鹏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肥胖直接“元凶”阴沟肠杆菌[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金秋;产NDM-1阴沟肠杆菌E.Cloacae 413的耐药性及致病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志慧;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赵旭;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耐药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爱民;高产AmpC酶和ESBLs酶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景松;一种八宝粥软罐头中致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与控制相关的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与产β-内酰胺酶及质粒介导基因型检测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3 叶青;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传播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正兰;山西太原部分医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王凤霞;临床感染患者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其耐药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李春丽;宁波沿海陆源排污口阴沟肠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7 程玉谦;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机制及I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性播散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刚;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产ESBLs特性及DRz抑制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彬;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和阴沟肠杆菌(E.cloacae)产生物胺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覃晓丽;阴沟肠杆菌嗜盐α-淀粉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嗜盐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89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08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