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方法的建立
[Abstrac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imer 4 had the shortest peak time, so primer 4 was selected for further experiment. In this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detecting the DNA of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was 4.07 脳 10-5ng/ 渭 L. The repeat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ame sample was detected 3 times,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amplification curve almost overlapped, which indicated that Real Amp had good reproducibility.
【作者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
【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一般引导项目(编号:20151A011083) 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4A02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5700045)
【分类号】:R4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新芬;潘劲草;汪皓秋;孟冬梅;郑伟;张蔚;;实时荧光PCR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基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5期
2 刘金华;贺丹;史艳宇;黄宇;王丽;任常菲;;黑曲霉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03期
3 高秀洁;李杰;刘红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评价[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1期
4 张海平;杨莉佳;陶诗沁;赵英伟;;实时荧光PCR检测病原真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12期
5 刘晓岑;金玉娟;刘渠;许欣;陈应坚;甘丽萍;杨慧;徐亚军;;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07期
6 胡兴文;实时荧光PCR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8期
7 彭雁忠;贾宏;邹原;肖性龙;黄胜中;林镜中;;多联实时荧光PCR检测几种重要肠道致病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12期
8 邱杨;唐丽霞;赵丽;刘建丽;;志贺氏菌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的研制[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11期
9 张子群;谢晓峰;袁金钱;由轩;徐义刚;单琳琳;宋铭忻;;旋毛虫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09年03期
10 邓平建;杨冬燕;;探讨降低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系统误差的对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清;易建平;胡永强;李健;王巧全;陈志飞;罗满林;周筱华;夏谦;潘晓钟;方怡;陈敏;;套式PCR和实时荧光PCR在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上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树清;易建平;胡永强;李健;王巧全;陈志飞;罗满林;周筱华;夏谦;潘晓钟;方怡;陈敏;;套式PCR和实时荧光PCR在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上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金玲;张莹;王芳;李俊环;贾金生;;饲料中鱼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怀雁;徐丽慧;谢关林;余山红;;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晓丽;李晓霞;胡大春;邵建春;陈弟;;自建实时荧光PCR方法与传统血培养方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马荣群;宋正旭;黄粤;岳文辉;李梅;;实时荧光PCR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丹;潘世扬;黄s顂,
本文编号:2126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12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