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直肠癌病理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3 09:30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直肠癌病理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45例经病理证实且未行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并根据病理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以及脉管、周围神经及直肠系膜筋膜受侵犯状态和免疫组织化学EGFR及P53表达情况进行分组。测量直肠癌的肿瘤组织b=800 s/mm2时的ADC值,分析各组之间肿瘤ADC值的相关关系。结果高、中、低分化组的ADC值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直肠癌N+组的ADC值低于N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而不同病理T分期、脉管及周围神经受侵、直肠系膜筋膜受侵及癌结节不同分组间肿瘤平均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GFR、P3表达阳性组的平均ADC值均低于表达阴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的ADC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可有望通过ADC值的定量描述来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C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of rectal cancer. Methods the patholog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without adjuvant 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Peripheral nerve and mesenteric fascia were invaded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EGFR and p53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ADC value of tumor tissue of rectal cancer at 800 s/mm2 was measured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umor ADC value between each group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ADC values of high, middle and low differentiation groups decreased in tur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16). The ADC of group 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N (P 0.037).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ADC value of tumor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T stage, vascular and peripheral nerve invasion, mesenteric fascia invasion and cancer nodule. The average ADC value of positive EGFR P3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DC value of rectal cancer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ADC valu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tumor.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放射科;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病理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基金】: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科委、卫计委青年课题基金项目(编号:7)
【分类号】:R445.2;R735.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莹;;MR扩散加权成像评估肺内病灶作用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3期

2 韩晶;沈文荣;刘念龙;;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范围确定中的价值[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3 李又成;颅内非缺血性病变的MR扩散加权成像[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3期

4 夏爽;扩散加权成像在部分颅内病变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5期

5 杨波,全显跃;MR扩散加权成像在上腹部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年06期

6 徐全刚,吴卫平,黄德晖,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MR扩散加权成像对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6期

7 王晓明,陈丽英,林楠,郭启勇;用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1期

8 金琴娣,居胜红,孟爱芳,张琳琴;扩散加权成像对癫痫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5年02期

9 武志峰;周翔平;刘荣波;朱捷;;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黄文才;韩飞;田世俊;李国雄;;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长连;袁述文;谭利华;白末了;贺忠;杜万萍;司徒卫军;;颅内血肿的扩散加权成像[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丹;佟金龙;申宝忠;刘放;王凯;刘芳;;正常人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特点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爱莲;程流泉;张静;杨娜;刘梦起;;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吕颖;毛传万;白光辉;蔡志胜;;低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沈艳;李明华;姚伟武;杨世埙;李文彬;;MR扩散加权成像在椎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王嵩;张世界;;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王嵩;闫明勤;张世界;王夕富;马海峰;李琼;;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王海屹;王佳;王新坤;叶慧义;;肾脏不同扩散加权成像方法对比研究:表观弥散系数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柳健;丁耀军;李剑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王丹;刘放;佟金龙;王凯;刘芳;许秀安;;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椎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勇;3D ASL灌注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肿瘤诊断和分级中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陆志华;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陈爱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李延军;胰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在体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徐亮;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世林;肝非高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张妍;MR扩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疗效预测与评价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郭卫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评价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史丽静;CT、MR多种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比较和综合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鸿杰;肝叶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评价乙肝源性肝硬化严重程度[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王金良;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鳞癌放化疗早期疗效的评估价值[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张静;基于IVIM模型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谢媛;移植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张繁;3.0T扩散加权成像对兔大腿VX2肿瘤生长的动态监测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评估[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陈波;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正常子宫肌层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亚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TACE治疗肝癌后早期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敏;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龚彤;正常骨髓及AL骨髓浸润的IVIM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阎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80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180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