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消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系统机制研究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8 18:37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系统机制及耐消毒剂基因分布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分离自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132株,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加入到含有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中,经水浴后离心,以设计的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观察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分离自痰液占71.97%、伤口分泌物占12.88%、脓液占6.82%、尿液占3.03%、其他标本占5.30%。K-B法测定13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1.36%、55.30%、42.42%、34.85%、53.79%、61.36%、5.30%和10.61%。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adeB基因大小为541bp,adeJ基因为453bp,abeM基因为781bp,adeR基因为447bp,adeS基因为544bp,检出率分别为38.64%、79.55%、40.91%、32.58%和51.52%;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消毒剂基因qacE△1基因大小为300bp,检出率为53.03%。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治疗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这可能与菌株的外排泵系统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有一定关系。因此,及时进行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及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efflux pump system and the gene distribution of disinfectant resistance in patients in digestive department,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Methods 132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of patients in internal digestive department and drug resistance was analyzed by K-B method. After pure culture, a single colony was selected and added to the centrifuge tube containing protease K solution. After centrifugation with water bath, the target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designed primer PCR,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gene was observed. Results among the 132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he sputum accounted for 71.97, the wound secretion 12.88, the pus 6.82, the urine 3.03.The other strains were measured by 5.30%.K-B for amikacin, streptomycin, gentamycin, minocycline, cefepime. Cefotaxime, imipenem,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meropenem were 11.36 and 55.30%,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were 38.6445% and 51.365.30%, respectively. The adeB gene siz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s detected by 10.61%.PCR was 541bpnnadeJ because 453bppnabeM was 451bpadeS because of 447bpadeS, and the detectable rate was 38.644559.5540.91b, 32.58% and 51.52U, respectively, to detect the sterilizing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he size of qacE 1 gene was 300 BP,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53.03. Conclusio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ed by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rug resistance to common therapeutic drug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high carrying rate of the genes of the efflux pump system and the disinfectant resistant genes of the strains. Therefore, timely monitoring of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drug resis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
【分类号】:R382.3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培洪;凌保东;;多重PCR技术在检测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2 王芳;易滨;涂显春;雷红;孙敏霞;刘军;赵晓晓;;鲍曼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3 薛宝升;;鲍曼不动杆菌感染[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嘉琳;于沁;瞿洪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防控及抗生素优化方案的前瞻性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董宝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干预措施评价[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孙立新;刘兰平;耿蓉娜;温婵;;儿童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7 郇京宁;;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董涛;童卫杭;李聪然;钱皎;王睿;;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A];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涛;童卫杭;李聪然;钱皎;王睿;;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涛;王睿;童卫杭;柴栋;裴斐;梁蓓蓓;方翼;范燕;李聪然;;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主动外排机制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陶庆春;警惕鲍曼不动杆菌[N];健康报;2006年

2 通讯员朱水英 记者李水根;鲍曼不动杆菌研究获多项创新成果[N];健康报;2010年

3 祝建芳邋朱水英 特约记者 俞欣;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新耐药基因[N];健康报;2008年

4 福建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王大旋 本报记者 曾令浩 整理;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联合用药为王道[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刘丽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宏斌;院内细菌耐药有分布图[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敬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威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许攀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与“耐药岛”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符一骐;中国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丁;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汪杨;自噬在真核细胞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中的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田雪;多利培南及其联合用药对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和体内抗菌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闫中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多态性及耐药基因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9 马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周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禹;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其理化性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D];大连大学;2015年

2 梁立杰;机械通气住院患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影响因素[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张旭;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闫振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郑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6 裴欢欢;2010-2012年某三甲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杨艳;厦门地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晏奎;磷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干预作用的体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魏振波;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1S_0115A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卢灵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0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190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