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14923例单采血小板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8 06:21
【摘要】:目的为减少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对供应临床的部分单采血小板开展细菌检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ac T/ALERT 3D 24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需氧培养瓶(BPA)和厌氧培养瓶(BPN)对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检测,细菌培养阳性进行转种,转种阳性进行细菌菌种鉴定;培养7d阴性为单采血小板无菌生长。结果 6年间共对14 923袋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检测,其中发现有菌生长17例,阳性率为0.11%。专性厌氧菌9例(53%),需氧菌8例(47%)。结论尽管应用先进的血液培养技术,遵照新的质量标准,然而,细菌污染及脓毒性输血反应仍然是血小板输血所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采供血机构需要不断改进细菌污染检测技术,完善质量控制程序,并逐步建立PLT输血安全监测体系。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platelets collected by single sample, bacterial detection was carried out on some platelets supplied to clinical patient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Methods single platelets were detected by Bac T/ALERT 3D 240 automatic microbial detection system, aerobic culture bottle (BPA) and anaerobic culture bottle (BPN). After 7 days of culture, platelets grew aseptically. Results A total of 14 923 bags of platelet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past six years. Among them 17 cases were found to have bacterial growth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0. 11%. There were 9 cases (53%) of specific anaerobic bacteria and 8 cases (47%) of aerobic bacteria. Conclusion despite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blood culture techniques and compliance with new quality standards,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sep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are still important risks for platelet transfu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PLT transfusion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市血液中心;
【分类号】:R4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学新,韩海心,王青改,张海娟,梁军;单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3年02期

2 黄飞;单采血小板保存7天:体外研究报道[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年02期

3 李善清;叶有玩;杨兵;;冰冻单采血小板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疗效[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4 申春梅;刘洪艳;祝玉美;;关于单采血小板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9期

5 吕毅;郝宝岚;王艳;林常青;邵树军;周丽莉;王书锋;;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9期

6 武立新;高守华;;献血者单采血小板3d后机体不适46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7 郝宝岚;吕毅;邵树军;董晓峰;任磊;;单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0年02期

8 常在娟;徐力东;;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质量评价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9 伏春琴;;单采血小板失败20例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4期

10 沈莉;李建民;侯亚萍;张静;韩俊虎;张燕;张蕾;;血小板校准系数的调整对单采血小板制品质量影响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宏;孙东明;兰学晶;;单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仪器选择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林宏;;无菌接管机的应用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3 常在娟;徐力东;;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质量评价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张宏;叶小演;孙凤杰;孔令魁;刘怡;陈悦康;田怡;;影响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因素调查[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张国清;杨玉发;饶美琼;;心理护理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影响[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献清;穆士杰;孙文利;夏爱军;;保存前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7 赖风雷;陈火玲;杨南;王丽;;单采血小板采前后血小板功能评价的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8 徐朝霞;谭虹;黄可;;多次采血后献血者血小板变化的观察[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金燕萍;朱敏华;郭炳申;;单采血小板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丛培芳;张永征;李颖;张燕华;;单采血小板安全采集量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阳锡林;薄片法血小板快速凝集实验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艳艳;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临床血小板用量动态平衡模型的建立[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静;微粒型血小板干粉制剂的制备及其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9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229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