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能量代谢障碍的临床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07:36
【摘要】:第一部分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BMI变化与基础代谢率研究目的观察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病程早期体重指数(BMI)变化与基础代谢率,探讨发病后体重快速增加的原因。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1)体重变化与BMI趋势分析研究。病例对照实验设计,从我科发作性睡病数据库中,筛选出BMI指数跟踪测量超过3年,首诊时病程在1年以内且年龄小于15岁的猝倒型发作性睡病(NC)患者65例(男39例,女26例),平均年龄11(4-15)岁,就不同时间测量的BMI指数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便利抽样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某小学学龄儿童,共81名(男43人,女38人)。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根据ICSD-2,经标准夜间PSG和MSLT明确诊断。2)基础代谢率比较研究。病例对照实验设计,纳入病程在2年内的儿童NC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和BMI匹配的健康儿童22名(男15,女7例)为对照,使用心肺功能仪测定清晨、空腹、卧床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采集相关参数;并测定直肠温度。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65例NC患者中有49例(75.38%)在首发症状后4.32±1.53个月出现体重明显增加,16.14±3.91个月后体重不再明显增加。病例组3年随访结束时达超重标准的有17例(26.2%),达肥胖标准的有25例(38.5%)。对照组3年跟踪测量结束时达超重标准的有4人(5.1%),达肥胖标准的有3人(4.0%)。病例组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2.BMI趋势分析显示:病例组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的BMI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77±0.578 vs.1.986±0.463,p=0.001;2.710±0.406 vs.1.983±0.451,p=0.001;2.254±0.317 vs.1.996±0.430,p=0.001;第24个月两组BMI增长率差异不明显(1.927±0.287 vs.1.877±0.478,p=0.460);第30个月、第36个月BMI增长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9±0.220 vs.1.888±0.582,p=0.005;1.722±0.247 vs.1.931±0.437,p0.001)。3.基础代谢率测定结果显示:病例组EEkc(kcal/day)明显低于对照组(1611.12±292.32 vs.1927.51±342.05,p=0.011);病例组EEbsa(kcal/m2/day)明显低于对照组(1177.45±135.22 vs.1411.37±322.45,p=0.010);病例组EEkg(kcal/kg/day)明显低于对照组(34.54±6.185 vs.47.88±12.19,p=0.003);病例组METs明显低于对照组(1.42±0.25 vs.1.98±0.47,p=0.002)。结论1.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病后体重有快速增加的现象,体重的快速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病程特征。观察期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BMI增长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2.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基础代谢率降低,提示患病后体重的快速增加可能与基础代谢率降低有关系。第二部分发作性睡病患者疲劳程度与血清乳酸及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评估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疲劳程度,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疲劳程度与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实验设计,研究对象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91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男58例,女性33),平均年龄18.35±3.04岁;按有无猝倒发作分为NC亚组和Nwo C亚组,其中NC亚组59例(男40例,女性19例),Nwo C亚组32例(男23例,女9例)。对照组为37名年龄、性别和BMI指数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男26名,女11名),平均年龄19.48±3.56岁。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同第一部分。采用ESS量表评估患者的嗜睡严重程度,Chalder疲劳问卷-14评定疲劳程度,并对NC患者行猝倒严重程度评分。测定空腹静脉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含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选用SLD法。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疲劳与睡眠参数、血清乳酸和乳酸脱氢酶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例组69例(75.82%)患者疲劳总分大于5分,按FS-14疲劳问卷标准,诊断为疲劳。病例组疲劳总分、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0±2.38 vs.2.35±0.86,p0.001;4.53±1.87 vs.1.43±0.60,p0.001;1.67±0.99 vs.0.89±0.70,p=0.002)。NC亚组、Nwo C亚组与对照组的疲劳总分为:6.97±2.75 vs.5.18±1.26 vs.2.35±0.86,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疲劳得分为:5.14±2.03 vs.3.73±1.28 vs.1.43±0.60,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病例组乳酸明显高于对照组(3.27±0.82mmol/L vs.1.90±0.38mmol/L,p0.001)。NC亚组、Nwo C亚组与对照组乳酸分别为:3.45±0.78mmol/L vs.3.04±0.82mmol/L vs.1.90±0.38mmol/L,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总LDH、LDH3、LDH4、LDH5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C亚组、Nwo C亚组和对照组的LDH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2),三组的LDH3、LDH4和LDH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双变量相关分析示疲劳总分与BMI、乳酸、总LDH及LDH3、LDH4、LDH5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与p值分别为:r=0.362,p=0.009;r=0.562,p0.001;r=0.505,p0.001;r=0.445,p=0.001;r=0.613,p0.001;r=0.559,p0.001)。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乳酸(β系数=0.575,p0.001),LDH4(β系数=0.166,p=0.043),LDH5(β系数=0.171,p=0.037)三个因素对疲劳程度有预测意义。结论1.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疲劳发生率较高,以躯体疲劳为主;2.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血清乳酸、总LDH及LDH3、LDH4和LDH5均明显升高;3.乳酸、LDH4、LDH5与疲劳程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作为发作性睡病患者疲劳程度的预测因素。第三部分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运动前后血清乳酸变化及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运动前后乳酸水平的变化,及该变化与发作性睡病睡眠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线粒体功能对乳酸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1)有氧运动前后血清乳酸水平研究。病例对照实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睡眠中心就诊的74例NC患者(男56例,女18例),平均年龄18.00±12.24岁。招募性别、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35名(男26人,女9人)健康者为对照,平均年龄17.32±6.32岁。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同前两部分。采用有氧运动方式,由计步器控制步速约100步/min,慢跑15分钟。测定有氧运动前后血清乳酸水平。2)骨骼肌线粒体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对象为3例男性NC患者,对照为2名无肌肉疾病的骨软骨瘤患者。肌肉组织取自肱二头肌或三角肌,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的线粒体用半定量法评定。数据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ROC曲线和卡方检验等。结果1.病例组有氧运动前后乳酸水平及乳酸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51 mmol/L vs.1.97±0.39 mmol/L,p=0.017;7.46±3.28 mmol/L vs.3.31±0.74mmol/L,p0.001;3.5±1.65 vs.1.71±0.4,p0.001。2.ROC曲线对运动前后乳酸、运动前后乳酸比值的分析结果示:运动前乳酸的截断值为2.35 mmol/L,AUC为0.658;运动后乳酸的截断值为4.95 mmo/L,AUC为0.919;运动前后乳酸比值的截断值为2.30,AUC为0.888。3.病例组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嵴模糊不清、部分嵴和基质消失,线粒体空泡化;肌原纤维和肌丝之间有糖原颗粒蓄积;线粒体内脂质沉积。半定量评估结果显示病例组骨骼肌线粒体的受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运动前后乳酸及乳酸比值均明显升高;2.运动后乳酸和运动前后乳酸比值对区分发作性睡病与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发作性睡病的一项辅助观察指标;3.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骨骼肌线粒体存在明显损伤,骨骼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发作性睡病患者有氧运动前后血清乳酸升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静琼,阮旭中;发作性睡病3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2 叶莉莉,叶旭晨,叶丹红;发作性睡病1例[J];黑龙江医学;2001年11期

3 杨焕仁;发作性睡病3例[J];山西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4 牙森,宋永斌,徐江涛;表现特殊的发作性睡病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年02期

5 胡孟英,周萍,任志民;6例发作性睡病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6 底飒 ,王学民;发作性睡病[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1期

7 王冬梅,辛亚男,王玉;发作性睡病2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年05期

8 王爱华,朱梅佳,韩巨,李秀华;发作性睡病一家七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3期

9 苗雨吉;发作性睡病3例[J];黑龙江医学;2003年11期

10 胡玉蕾,曹志琅,李献珍,张保庆;发作性睡病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慧丽;赵广宇;杨婷;文娟;宿长军;;发作性睡病误诊一例报告[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韩芳;陈尔璋;魏海琳;董霄松;丁东杰;何权瀛;;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3 黄颜;刘秀琴;孙鹤阳;;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韩芳;;发作性睡病: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5 郭榕;詹淑琴;王玉平;姜凤英;;发作性睡病2例临床报道[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韩芳;;发作性睡病[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邹丽萍;;发作性睡病基因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宿长军;刘煜;李柱一;林宏;杨婷;张守信;;多导睡眠图在发作性睡病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芳;;发作性睡病的遗传基础[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宿长军;;发作性睡病的治疗[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 李华妍;发作性睡病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魏开敏;警惕“发作性睡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上海长征医院 主治医师 彭华;发作性睡病 病根在大脑[N];家庭医生报;2009年

4 胥晓琦;发作性睡病,中医可以调理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胡珉琦;“发作性睡病”之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曹淑芬;某种蛋白缺乏会导致发作性睡病[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冷双;“瞌睡虫”慎防发作性睡病[N];保健时报;2005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睡眠中心主任、教授 宿长军;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记者 付东红;发作性睡病与接种甲流疫苗关系不大[N];健康报;2011年

10 邢宏义;发作性睡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宗文;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能量代谢障碍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肖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发作性睡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帆;醒睡安方治疗发作性睡病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史亮;发作性睡病的临床及电生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徐兴;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周长红;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发作性睡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董丛丛;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盖聪;发作性睡病的中西医学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陈国艳;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改变[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贺虹;王少杰教授对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认识与诊治经验[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郭静;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研究及证候与HLA-DQB1易感基因的相关性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31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3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