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联合HBVDNA检测用于HBsAg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评估的可行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HBs Ag and HBV DNA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HBs Ag reactive blood donors. Methods HBs Ag electrochemistry was used as the third detection reagent to reexamine the reactivity of nucleic acid but HBs Ag reactive blood, and to screen out the HBs Ag reactive blood donors who were not confirmed by other detection reagents. The existence of HBV infection was determined by blood donors' tracking test. HBs Ag combined with HBV DNA (was used as the basic combination,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anti-HBs (qualitative), anti-HBs (quantitative) and anti-HBc to form 6 combinations to compare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to detect HBV infection. Results HBV infection was identified in 7 of 173 HBs Ag reactive blood donors. The detection rate of HBV infection in HBs Ag reactive blood donors was 0.41 / 10 000 (0.12 / 10, 0.70 / 10 000), which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six index combination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s (quantitative) and anti-HBs (quantitative) anti-HBc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wo groups [141 / 10, 000, 19. 99 / 10 000]. Conclusion using HBs Ag HBV DNA as an index to evaluate the return of HBs Ag reactive blood donors is not enough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Anti-HBs may be an important index that needs to be added.
【作者单位】: 大连市血液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
【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卫技中[2012]12号28-8-3)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项目
【分类号】:R4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王欢;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王丽红;李莹;赵欣;;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细节问题[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2 王乃红;李文;;血站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模式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3 李浩;任诚诚;孙雪梅;;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的使用前确认[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4 李秋凤;;血液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的误区及定位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5 刘荣;纪杰;;核酸检测 传感生命[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2年11期
6 黄杰;高尚先;;核酸检测参考物质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07年24期
7 朱海峰;朱永宝;陈富强;张妍;曹磊;;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8 冷婵;王中梅;于磊;姚凤兰;汪德海;葛红卫;;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9 马书章;田晓娟;佟利家;;血源筛查核酸检测应用现状及研发中应关注的问题[J];首都医药;2012年24期
10 毕昊;;采用核酸系统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常见错误总结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峰;朱永宝;陈富强;张妍;曹磊;;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黄杰;高尚先;;核酸检测参考物质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文海燕;王静;刘衡川;;悬浮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核酸检测中应用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森;郭建;杨忠思;杨志夏;刘波;;核酸检测模式下如何做好血液库存管理[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任芙蓉;王憬惺;赵海燕;张远志;文国新;姚富柱;高国静;严力行;江朝富;白旭华;美黑丽·铁木尔;涂源泉;朱发明;郑优荣;崔莉;龚晓燕;郑鹏;Paul Ness;Hua Shan;;我国5城市献血者HIV及HCV核酸检测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浩;曹明;;浅谈传染病医院的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范行良;李长贵;高荣宝;邱平;邵铭;秦成峰;王军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比较[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赵晓洋;宫济武;林东;周航;孙峥;田利红;刘燕明;;我国献血者筛查风险模型与核酸检测应用的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叶贤林;王良华;尚桂芳;杨立新;周一炎;;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血液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常宏伟;李开春;范玉珍;李朝阳;臧远成;高玲;王德全;杨卫;;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特点[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锦军;省血液中心成核酸检测试点单位[N];江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核酸检测可提高输血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朱国旺;核酸检测成为传统血液安全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李孝忠;太仓有了核酸检测厂[N];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项铮;缓解血荒难题 核酸检测亮相[N];科技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唐学良;政策促血筛核酸检测市场放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杨俊坚;罗氏诊断发力核酸检测[N];医药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瑶;核酸检测的中国机会[N];医药经济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项铮;诺华诊断推新技术NAT进中国[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梁姗 实习生 张竞成;用血患者有了“安全锁”[N];南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惠琼;蓝舌病病毒核酸通用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王利勇;基于水溶性碳纳米粒子的核酸检测[D];河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俊鹏;血液病毒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比较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卓妍;实施核酸检测后献血者HBV筛查策略的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3 张德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核酸检测新技术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美玉;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核酸检测策略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5 赵丹;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核酸检测的新策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6 谢珊;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的CODEHOP检测及-16、-18型核酸检测质控物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赵志超;核酸检测与线粒体染色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1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41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