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南宁市三甲医院全日制本科临床护士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新医改背景下南宁市三甲医院全日制本科临床护士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南宁市三级甲等医院全日制本科、专升本、大专学历临床护士的工作现状,尤其是分层使用状况,加以结合新医改的大背景,探讨如何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优化其分层使用状况,从而避免护理人才流失,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以及长远发展,促进我国新医改的推行。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临床护士工作现状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西南宁市13家三甲医院589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临床护士工作现状调查表:专升本护士工作现状的总得分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现状的总得分大专护士工作现状的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工作特点及认同度、工作被认可、人际关系”这3个维度上,专升本护士得分大专护士得分全日制本科护士得分;在“工作自主性”这1个维度上,专升本护士得分全日制本科护士得分大专护士得分;在“科研教学机会、个人专业发展机会”这2个维度上,全日制本科护士得分专升本护士得分大专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排班、福利待遇”这2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全日制本科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总得分专升本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总得分大专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领导能力、伦理/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这5个维度上,全日制本科护士得分专升本护士得分大专护士得分;在“人际关系”这1个维度上,专升本护士得分大专护士得分全日制本科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这1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现状总体表现不如专升本护士,职业认同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2)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现状总体表现优于大专护士;(3)全日制本科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总体明显高于专升本护士和大专护士,但是在临床护理方面差异不明显;(4)经过专升本继续教育,临床护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工作现状总体表现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核心能力也得到加强;(5)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大分层使用的力度,推动岗位职责与安排的合理化进程,从而降低全日制本科临床护士的流失率,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长远发展。
【关键词】:全日制本科 专升本 大专 工作现状 护理核心能力 分层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
【目录】:
- 个人简历3-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前言11-14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4-21
- 2.1 研究对象14
- 2.2 样本量的确定14
- 2.3 研究方法14-21
- 第三章 结果21-32
- 3.1 问卷回收情况21-22
- 3.2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22-23
- 3.3 调查对象工作现状总得分比较23-24
- 3.4 调查对象工作现状各维度得分比较24-25
- 3.5 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25-26
- 3.6 专升本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26-27
- 3.7 大专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27-28
- 3.8 调查对象护理核心能力总得分比较28
- 3.9 调查对象护理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28-29
- 3.10 全日制本科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29-30
- 3.11 专升本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30-31
- 3.12 大专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31-32
- 第四章 讨论32-41
- 4.1 我国临床护士的学历分布情况32
- 4.2 全日制本科临床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总体呈低满意程度32-33
- 4.3 专升本护士较之全日制本科、大专护士在工作现状表现上的优势33
- 4.4 三种学历层次护士工作现状各维度得分差异分析33-34
- 4.5 三种学历层次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的异同34-35
- 4.6 全日制本科护士的护理核心能力总体呈中等满意程度35
- 4.7 全日制本科护士较之专升本、大专护士在护理核心能力总体方面的优势35-36
- 4.8 三种学历层次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差异分析36
- 4.9 三种学历层次护士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的异同36-37
- 4.10 深入开展护理专升本继续教育的对策与意义37-38
- 4.11 开展护理专升本继续教育的注意事项38-39
- 4.12 改善临床护士工作现状的对策39-40
- 4.13 改善临床护士工作现状的重要意义40-41
- 第五章 全文总结41-43
- 5.1 结论41
- 5.2 研究创新性41-42
-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9
- 附录49-57
- 综述57-67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启莲;郑显兰;;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发展概况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9期
2 田辉;;护理人员高流失率的原因剖析及引入职位素质模型研究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年02期
3 凌瑛;应燕萍;黄惠桥;梁金清;卢瑞红;李月明;黄翠青;;广西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年11期
4 王玉莉;绳杰清;李莎莎;毛星华;;护理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8期
5 薛梅;李庆印;;我国护士分层次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9期
6 孟凡慧;刘雪琴;王萍;王嘉茹;;提升实习护生伤口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方法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年10期
7 李丽华;梁宇;黄双丽;王丽丽;;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年13期
8 黎月英;;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9年10期
9 袁玮;杨桂华;周爱霞;常宗霞;;综合医院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4年13期
10 刘红;;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崔霞;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晓翼;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樊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陈庆利;军队教学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留职意愿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宋红玲;南通市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马山珊;中美护士管理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6 崔鹏;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罗明洁;新疆三级中医医院不同学历护士需求调查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医改背景下南宁市三甲医院全日制本科临床护士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5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