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HFME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风险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22:13

  本文关键词:HFME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风险中应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HFMEA)找出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主要护理风险序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制定执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目的地降低颅内破裂动脉瘤再次出血的发生。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经检查确诊为首次破裂动脉瘤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患者入院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特别邀请14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分别针对每一名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应用HFMEA分析量化评定表评定出所有引发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诱发因素的严重度(Severity,S)、频度(Frequency of Occurrence,F)和侦测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D),根据RPN=F*D*S计算出各个诱发因素的RPN。应用均数分析方法对每个诱发因素的RPN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主要诱发因素进行风险排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治疗。实验组根据HFMEA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及治疗,即根据诱发因素的风险等级找出诱发颅内破裂动脉瘤发生再次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正确执行。采用四格表比较HFMEA应用前后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从而评估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在性别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RPN值确定出引起颅内破裂动脉瘤发生再次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高血压、高颅内压、止血药物应用时间短、疼痛、癫痫、烦躁、肺部感染、排便困难、剧烈活动。应用正态分布均数进行统计描述,对以上9种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风险排序,排序为高血压、剧烈活动、癫痫、高颅内压、烦躁、排便困难、疼痛、止血药物应用时间短、肺部感染。未引用HFMEA的对照组,纳入首次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83例,其中未发生颅内破裂动脉瘤再次出血者70例,发生颅内破裂动脉瘤再次出血者13例,对照组发生再次出血率为15.66%。引用HFMEA的病人,纳入首次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118例,其中未发生颅内破裂动脉瘤再次出血者110例,发生颅内破裂动脉瘤再次出血者为8例,实验组发生再次出血率为6.78%(χ2=4.11,P0.05)。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率在8个月时间内由15.66%降低到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运用HFMEA模式对围手术期动脉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动脉瘤再次出血率,保证神经外科动脉瘤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HFMEA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再次出血 护理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9
  • 材料与方法9-18
  • 结果18-19
  • 附表19-21
  • 讨论21-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HFMEA降低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的研究进展26-39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 个人简历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伍聪;贺民;游潮;;颅内动脉瘤再破裂风险评估和防治方法[J];华西医学;2012年12期

2 孙丽燕;刘忆菁;;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01期

3 丁力;蒋银芬;张妍;谭丽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03期

4 赵婧;刘婷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23期


  本文关键词:HFME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风险中应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71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d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