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基于P300和SSVEP的混合型脑机接口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22:00
   为帮助肢体残疾障碍而大脑功能正常的病人更好独立地生活,近些年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脑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通信的模式,即脑机接口。脑机接口避开了病变的外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通过检测到的大脑的电活动变化控制外界设备或与外界环境通信。目前的脑机接口主要利用单一类别的EEG信号作为脑机接口的输入信号,而大脑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单一类别的脑电信号只能用于简单思维任务的识别,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融合不同类别的脑电信号构成的混合型脑机接口是近几年脑机接口范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字符拼写器是基于P300的经典脑机接口之一,它通过识别P300特征的确定字符所在的行和列从而实现字符的输入。为了提高字符拼写脑机接口性能,本文进行了混合范式的尝试,将SSVEP信号引入到传统的字符拼写系统中,融合P300实现并行控制的混合型脑机接口。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本文设计了基于P300和SSVEP的混合型字符拼写刺激范式。混合范式下共有两种形式的闪烁刺激,一种是每列字符所在的方框以固定频率的闪烁来诱发SSVEP,另一种是在行上的随机出现红色方框闪烁刺激来诱发P300。同时,设计了基于P300的对比范式。(2)分别对两种范式下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混合范式下,融合时域小波分解和时域熵提取的具有可分性的P300时域特征,并利用SVM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字符的行。构建了与刺激频率一致的一组正余弦参考信号,利用CCA实现SSVEP的分类识别,确定字符所在的列,行列交叉得到混合范式下的目标字符。对比范式采用与混合范式P300相同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实现目标字符行和列的识别。利用字符识别正确率和信息传输率对比分析脑机接口的性能,结果显示相较于P300字符拼写系统,加入了SSVEP的混合范式字符拼写系统单个字符刺激诱发时间减少,而识别正确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得到了提高。基于多种脑电特征信号的混合脑机接口改善了传统的字符拼写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此外,针对脑电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眼电伪迹干扰,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CA-EMD的EOG伪迹自动消除方法。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CA-EMD结合的眼电伪迹去除方法去噪效果较好,且实验中无需测量眼电的参考信号即可实现自动消除,适用于在线的脑机接口系统。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49;TN911.7
【部分图文】:

示意图,外部设备,人脑,示意图


Jacques邋Vidal教授在1973年首度提出了避开人正常的神经肌肉通道,在大逡逑脑和外界之间建立一个新的通道,使大脑可W直接和计算机进行通信的想法,即逡逑脑机接口(Brain邋Computer邋Interface,邋BCI),如图1.1所示。在第一篇有关BCI的论逡逑文中,Jacques邋Vidal详细阐述了脑机接口系统的实现町包括脑电采集的软硬件逡逑设计、信号处理方法W及脑机接口常用的脑电信号,如Alpha波,诱发电位事逡逑件相关同步/去同步等。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外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工作逡逑人员投入到脑机接口的研究中,掀起了脑机接口的热潮。1999年召开的第一届逡逑国际脑机接口大会给出了脑机接口确切的定义町即脑机接口不依赖于常规的大逡逑脑外周神经及肌肉组织输出通道,为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交流通信提供逡逑新的通道技术。脑机接口不是读也术,而是将能反应人的意图和想法的脑神经活逡逑动的电信号利用计算机技术翻译成相应的指令,控制外界的设备或者进行通信。逡逑BCI是脑神经科学和也理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交叉的一逡逑种通信技术

框图,大脑活动,系统构成,框图


直接利用大脑对外部设备的有效控制。和传统的通信和控制系统一样,脑逡逑机接口技术系统由脑电信号输入、信号处理分析、指令输出、反馈等功能模块}D逡逑成,如图1.2所示。逡逑输入部分逦信号处理分析逡逑信号采集(采邋数字信号逡逑集、放大、滤逦1.邋特征提取邋逦分类识别逡逑波、A/D转换)逡逑控制指令逡逑用户逦输出,逡逑反馈信号逦蠢#逦I逡逑唆4邋^逡逑I逡逑图1.2脑机接口系统构成框图逡逑脑机接曰系统的输入部分主要是通过电极帽装置采集大脑活动相关的电活逡逑动变化,将采集得到的脑电信号进行硬件放大、滤波W及A/D转换等预处理将逡逑生物信号转为适合分析的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中。逡逑脑机接口系统的信号处理分析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也部分,这部分将能够反逡逑映用户意图的有用的脑电信号转换成外界设备的能够识别的指令。该模块包含了逡逑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两大模块。特征提取阶段提取脑电信号中具有可分行的信息逡逑作为待识别的信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信号映射到包含有效判别特征的向量上;逡逑分类阶段通过机器学习将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达到好的模式识别效果,产生相应逡逑的操作指令。信号处理分析模块作为脑机接日的中间步骤,在相同的训练强度情逡逑况下优化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的算法,可W有效地提高该BCI分类识别的准确逡逑性

节律,肢体,信息传输率,感知运动


钟拼写0.15-3个字母,信息传输率较低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逡逑心扁?)邋’兰一苗逡逑图2.2邋SCP电位正向、负向波形变化逡逑基于SCP的BCI系统,被试者仅凭大脑自主的思维活动即可控制外围设备,逡逑不需要外界提供刺激装置,但受试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获得可观的正确识逡逑别率,信息传输率低导致通巧速度较慢,送种脑机接口还与受试者自我调控的能逡逑力息息相关,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性。逡逑2.2.2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脑机接口逡逑人在清醒状态进行肢体活动或者想象肢体活动时,大脑的感知运动皮层上会逡逑记录到相关的节律变化,称为感觉运动节律(Sensor邋Motor邋Rhythms,邋SMR),它包逡逑括所处频率范围与alpha节律一致的mu节律(8-12Hz),邋W及另一种伴随mu节律逡逑出现的18-26出的脑电信号beta波P6’273。当人在大脑的控制下开始进行实际肢体逡逑运动或者想象肢体运动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宁;蒲江波;崔红岩;谢小波;胡勇;;基于体感电刺激诱发P300的脑机接口[J];仪器仪表学报;2017年06期

2 李奇;卢朝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P300电位检测及在脑机接口系统中的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3 林亚静;;基于P300的脑机接口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3期

4 李奇;刘帅;史凯阳;曹凯;;基于P300脑机接口系统实验范式的研究现状[J];电子科技;2015年05期

5 童基均;李琳;林勤光;朱丹华;;采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的SSVEP脑机接口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3期

6 丁成义;;基于P300电位的目标探测新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4年12期

7 赵丽,万柏坤;基于P300的脑机接口系统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金甲;杨成杰;;P300脑机接口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04期

9 张丹;陈菁菁;王毅军;;2017年脑机接口研发热点回眸[J];科技导报;2018年01期

10 杨智;;脑机接口信息传输研究取得新突破[J];科学;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能;高小榕;洪波;缪晓波;高上凯;杨福生;;2003年脑机接口数据竞赛论文之二——基于ICA的P300提取方法[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远清;;基于多模态脑机接口的意识检测[A];第三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刘子榆;;脑机接口人体实验首度成功,它用50年把科幻电影变为现实[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总第070期)[C];2017年

4 彬彬;;科学家警告:黑客可通过脑机接口监控大脑神经信号[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总第070期)[C];2017年

5 郭苗苗;徐桂芝;王磊;王江;;基于小波变换的听觉脑机接口特征信号分析[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苗苗;徐桂芝;王磊;高海娟;;基于EMD和PCA的听觉P300脑电特征提取算法[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脑机接口数据竞赛[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赵冰;肖亮;于丹;张国胜;杜乔;盖振伟;徐碧云;;两种脑机接口算法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9 周鹏;赵欣;葛家怡;李宁;郁洪强;王明时;;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的个性化设计方法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贾文艳;赵香花;高小榕;高上凯;杨福生;;2003年脑机接口数据竞赛论文之五——想像左右手运动的单次脑电信号分类[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园园;颠覆人机交互 脑机接口正走向现实[N];科技日报;2018年

2 记者 陈建强 刘茜 通讯员 焦德芳 董sバ

本文编号:2823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823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