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乳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及病理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7:50
   目的1.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定量参数弹性最大值(the maximum elasticity, Emax)、弹性平均值(the mean elasticity, Emean)弹性最小值 (the minimum elasticity, Emin)、弹性比值(the ratio of Emean between the lesion and normal tissue, Eratio)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在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诊断效能,确定最具诊断价值的参数,探讨SWE定量参数与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联合应用的最佳方法。2.分析乳腺胶原形态和排列方式与SWE定量参数Emax和剪切波彩色弹性模式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乳腺病变硬度差异的形成原因。方法1.302例经手术切除、穿刺活检或旋切组织病理确诊的乳腺病变纳入研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确定Emax、 Emean、Emin、Eratio、SD和超声BI-RADS分类的诊断临界值。单个SWE定量参数与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应用的方法为:当SWE定量参数为阳性.且超声BI-RADS分类亦为阳性时,这个联合应用模式记为阳性,即提示该病变为恶性。多个SWE定量参数与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应用的方法为:先将SWE弹性模量中有意义的参数构建成为一个组合,将这个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再与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应用。参数组合中至少一个参数为阳性时组合记为阳性,此时若超声BI-RADS分类为阳性,则该病变提示为恶性的方法,为多参数联合应用模式1,简述为多参数模式1。参数组合中至少两个参数为阳性时组合记为阳性,再与超声BI-RADS分类联合用的方法述为多参数模式2。以此类推,直至组合中所有参数为阳性组合记为阳性。比较超声BI-RAD分类和SWE定量参数独立应用时以及不同联合应用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2.54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病变纳入研究,SWE检查获得Emax,并将SWE彩色图像按照彩色弹性模式划分为四种模式。获取54例乳腺病变的蜡块,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的形态和排列方式。胶原按照长短、曲直、粗细进行胶原形态评分(score of collagen morphology, SCM),按照有无特殊排列方式和特殊排列方式的类型(分层,连接成片,蜂窝状)进行胶原排列方式评分(score of collagen arrangement, SCA),二者之和为胶原总评分(total score of collagen, TSC),应用线性相关分析SWE参数(Emax、彩色弹性模式)和胶原评分(SCM、SFA、 TSC)的相关性。结果1. Emax独立评价乳腺病变、Emax与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97、0.84和0.86、0.97、0.83,高于其它参数(P0.01)。多参数模式1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7、0.91和0.88,具有最高的约登指数,与超声BI-RADS分类相比,特异度较0.76明显提高(P0.01),灵敏度较0.98无明显变化。2. Emax与SCM的相关系数为0.498(P=0.000),与SCA的相关系数为0.728(P=0.000),与TSC的相关系数为0.785(P=0.000):彩色弹性模式与SCM的相关系数为0.662(P=0.000),与SCA的相关系数为0.584(P=0.005),与TSC的相关系数为0.680(P=0.001)。结论1. Emax评价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其它参数,可作为评价病灶乳腺良恶性的可靠的参考指标。Emax、Emean、Eratio和SD中至少一个阳性(大于或等于诊断临界值),且病变为超声BI-RADS 4类或以上分类,病变评估为恶性的方法,与超声BI-RADS分类相比,能够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同时不降低灵敏度。2.胶原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变化可能是乳腺病变硬度值和硬度分布差异的病理基础。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37.9;R445.1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超声剪切波弹性模量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方法研究
    一.前言
    二.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仪器
        3. 超声检查方法
        4. 评价方法
        5. 统计学分析
    三. 结果
        1.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的可重复性
        2. 病理结果
        3. 良恶性病变组剪切波弹性定量参数差异
        4. 超声BI-RADS分类与SWE定量参数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临界值
        5. 超声BI-RADS分类与SWE定量参数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
        6. 诊断效能的比较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病变硬度与胶原形态和排列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一. 前言
    二.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超声检测仪器和方法
        3. 病理染色及图像分析
        4.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 病理结果及乳腺病变Ⅰ型、Ⅲ型胶原构成情况
        2. 乳腺病变Emax与彩色弹性模式基本情况
        3. 不同彩色弹性模式间剪切波Emax的差异
        4. 不同类型乳腺病变胶原评分分布情况
        5. 剪切波Emax和彩色弹性模式与胶原相关性分析
    四.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创新性
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超,李晓军,肖训生;1991~2002年济南市市区妇女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年03期

2 韩宁华;1995~2002年佛山市乳腺病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3期

3 樊祥玲,韩文娟;2750名妇女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4 顾雅佳;规范乳腺X线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09期

5 武秋林,曾芳玲,曾晓琴,李萍,苏红梅;广州市1994—2003年乳腺疾病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10期

6 廖宁,何晖,付月珍,吴一龙;临床检查阴性的乳腺X线照片簇状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5年03期

7 郭剑影;;妇女乳腺病普查15136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5期

8 ;第八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妇产科及乳腺病理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9 崔淑彦;;红外扫描诊断乳腺病的标准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08年06期

10 ;2009年全国乳腺微创手术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廷;离体乳腺组织电阻抗频谱特性分析及乳腺电阻抗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周洁;乳腺“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影像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贾悦;乳腺钠/碘转运体表达与功能的调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4 陶志福;微波近场回波的医学成像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洪庆山;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序贯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周悦;基于乳腺X线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程娟娟;BI-RADS FFDM分类系统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史宪全;乳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及病理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丁建辉;X线位相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徐伟栋;乳腺X线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斌;近红外乳腺检测及系统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程运福;基于乳腺X线片自动检测癌变信息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小梅;计算机辅助检测在乳腺X线摄影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叶欣;乳腺血氧检测与乳腺疾病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肖勤;数据挖掘技术在乳腺X线诊断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6 朱益苗;乳腺MRI肿块分割与三维重建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晋冀;乳腺X线摄影假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杨瑞玲;乳腺良、恶性组织中p73α和14-3-3σ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燕燕;局部血氧含量检测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周冬仙;乳腺微小病变钼钯机立体定位活检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86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