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

发布时间:2020-12-28 09:18
  目的探讨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行MRI颈动脉管壁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OF、T1WI、T2WI、T2-TSE及增强T1WI扫描,对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钙化等)进行分析,并与CEA取出的斑块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检查共发现双侧颈动脉48支粥样硬化斑块,CEA取出31支斑块。MRI诊断斑块内脂质坏死、斑块内出血、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100%,90.0%、90.0%,96.6%、1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763、0.729、0.783。结论 MRI对诊断易损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纤维帽、斑块内出血、钙化等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方式及内科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文章来源】:广东医学. 2016年0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仪器设备
    1.3图像处理
    1.4病理标本处理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脂质坏死核
    2.2纤维帽
    2.3斑块内出血
    2.4钙化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动脉斑块脂质和纤维成份高分辨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 周建军,王若冰,林江,曾蒙苏,严福华,王建华,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11(03)
[2]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异质性的病理研究及高分辨MRI影像特点分析[J]. 李树合,周定标,袁晓玲,孙同柱,余新光,许百男,卜博,蔡剑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08)



本文编号:2943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943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