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艾滋病高发区防艾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5:13

  本文关键词:艾滋病高发区防艾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对目前艾滋病高发区防艾文化的现状进行描述和总结,分析找出影响艾滋病高发区文化建设现状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防艾文化的对策及建议,为生活在艾滋病高发区的人们构建一套文娱模式、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体系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在艾滋病高发区以市、县、乡、村的防控艾滋病管理人员和一般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匿名、自填的方式回答问卷并当场收回。 2.调查问卷: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导师组的指导与咨询专家的看法与建议等,结合本课题反复多次修改形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预防知识、艾滋病文化建设的认知及需求、艾滋病文化建设现状及建议。 3.问卷分析:采用Epidata3.0软件统一录入数据,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一般人群发放30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93.3%.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92.9%。管理人员发放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92%。 2.艾滋病防控文化建设现状 所调查地区一般人群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以报刊书籍为主,占98.1%,专家讲座占54.2%,互联网仅占38.5%,一般人群最希望的途径前三位为互联网、专家讲座、医务工作者宣传,实际获得途径与希望的存在差异;目前参与的防艾活动以张贴标语为主,占72.3%,而受一般人群欢迎的活动前三位为观看电影、送书戏下乡、患者参演的话剧,实际参与的与希望参加的活动存在差异;目前防艾文化普及形式以横幅最多,,占99.6%,而受一般人群欢迎的前三位为灯箱、话剧、电影,实际的普及形式与受欢迎的形式存在差异。管理人员对我国艾滋病防治方针、工作细则和我国“四免一关怀”政策知晓率分别为98.6%、96.4%和89.1%。只有84.8%的管理人员学习过《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和《中国防控与预防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指导意见》,这与要求管理人员100%学习掌握的政策存在差异。 3.艾滋病防控文化建设需求 调查地区一般人群希望参与的防艾文化活动和受一般人群欢迎的文化形式,与实际的情况存在差异,一般人群更希望所在地采用新颖,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符的形式来建设防艾文化。管理人员中138例认为应该加强防艾文化建设,进行更广泛的宣传教育,占100%,表明全部的管理人员认同防艾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紧急性。95例认为工作负荷过重,占68.8%;76例认为艾滋病防控工作难度大,占55.1%,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96例管理人员认为本地区艾滋病防控政策执行力度一般,占69.6%。76例认为收效不好,占55.1%。68例管理人员认为党政领导不够重视艾滋病文化宣传工作,占49.3%,防艾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与重视。 结论 1.目前艾滋病高发区传统健康教育普及面小,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来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把以爱防艾理念渗透到人们心中。 2.艾滋病高发区存在对艾滋病恐惧及对艾滋病患者歧视、当地人群参加的文化活动与希望的相差甚远等不足之处。结合当地群众需求深入、重点建设防艾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防艾文化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1 前言12-16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13
  • 1.2 艾滋病流行现状13
  • 1.3 研究意义13-14
  • 1.4 相关理论及概念14-16
  • 1.4.1 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的定义14
  • 1.4.2 耻辱与歧视的定义14
  • 1.4.3 文化防艾与防艾文化14-16
  • 2 对象与方法16-20
  • 2.1 研究对象16
  • 2.1.1 纳入标准16
  • 2.1.2 排除标准16
  • 2.2 研究方法16-17
  • 2.2.1 文献研究法16
  • 2.2.2 调查问卷法16
  • 2.2.3 德菲尔法16-17
  • 2.3 研究思路17
  • 2.4 问卷内容17
  • 2.5 制定调查问卷17-18
  • 2.5.1 文献检索17
  • 2.5.2 专家论证17
  • 2.5.3 预调g

    本文编号:32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2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