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5:10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针对认知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需求,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老年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7个科室中的医护人员进行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调查。结果:1.387名医护人员参与此次调查,其中医生161名,年龄22~62岁,平均(31.1±7.8)岁;护士226名,年龄21-54岁,平均(28.3±5.7)岁。2.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及不同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间的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率具有差异性(χ2=20.9085,P0.05),职称越高,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率也越高。不同科室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度最高,达到93.62%,与其他科室比较,具有差异性(p0.001)。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关注率均高于老年科(p0.05),其他科室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及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间歇性导尿的执行率均较低,不超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护士间歇性导尿术执行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康复医学科护士执行过间歇性导尿的比例最高,达92.59%,而其他科室护士没有执行过间歇性导尿术的人数超过5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科室进行两两比较护士间歇性导尿术执行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知识得分总体水平较低,存在认知不足,医生平均得分(9.35±2.93),护士平均得分(8.78±2.83),均低于总分的60%(10分)。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的医护人员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医护人员知识得分(9.23±2.79),高于本科以下学历(8.30±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6~10年者平均得分(8.30±3.05),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临床科室中,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知识平均得分最高(12.91±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医护人员对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在16个问题中,仅有3个问题正确率高于80%,其分别是神经源性膀胱是否需要定期随访、间歇性导尿操作过程中遇到阻力时的处理方式及间歇性导尿术的应用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超过1/3的问题其正确率低于50%,主要集中在神经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治疗目标及药物治疗和间歇性导尿的前提、饮水量要求及禁忌症。6.医护人员对培训需求态度积极,9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需要进行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性导尿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关注不足,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认知缺乏,执行过间歇性导尿术的护士比例低,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与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水平,以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状态,降低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促使护士掌握间歇性导尿技术,使该项技术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术 神经源性膀胱 认知 医护人员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6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前言13-19
  • 参考文献15-19
  • 1 对象与方法19-20
  • 2 结果20-26
  • 3 讨论26-29
  • 4 对策与建议29-32
  • 参考文献32-34
  • 全文总结34-36
  • 附录36-47
  • 文献综述47-55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雪,邱乾德;神经源性膀胱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年04期

2 查二南;神经源性膀胱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9期

3 沈宏;要重视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4 廖利民;李建军;;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与未来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5 于丽君;;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9年25期

6 杨文海;张期莲;黄银山;;螺旋CT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02期

7 林們,陈雨历,李金良;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8 岳丽娟;神经源性膀胱45例的管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9 喻红玲,左书强;膀胱自扩大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1期

10 赵颖川;李泽兵;;神经源性膀胱现代治疗及康复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杰;;骶管阻滞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价值[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申红梅;张庆民;刘艳玲;黄天梅;邰志红;赵俊英;李宏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马丽萍;张爱萍;王小军;;冷水试验在神经源性膀胱训练中的应用与意义[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李旭明;郑荣宗;魏瑞瑶;方彩莲;曹克勇;;膀胱功能治疗仪治疗潴留型神经源性膀胱23例[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教育流程[A];清洁间歇性导尿教育项目学员手册[C];2012年

6 王春桃;;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术护理探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孟玲;;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教育流程随访模式院外护理沟通技巧[A];清洁间歇性导尿教育项目学员手册[C];2012年

8 于洪利;;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面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人——您应如何处理?[A];清洁间歇性导尿教育项目学员手册[C];2012年

10 黑晓静;;挤压膀胱排尿法在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A];宁夏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吴刚 吴卫红;从肖氏反射弧引争议说开去[N];健康报;2010年

2 程树元;顽固性尿潴留莫忘查血糖[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艳会;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宝珍;温箱灸配合综合康复技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原艳丽;回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远期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1年

4 侯俊清;膀胱自扩大配合间歇导尿治疗高反射神经源性膀胱[D];郑州大学;2005年

5 丁庆光;神经源性膀胱纤维化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范应中;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与康复[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22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