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症状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5年9月杭州市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DFSSBI量表,包含30个症状,满分360分)从症状发生率、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困扰程度多维度评估患者症状负担状况。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1)共纳入19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总分为50.86±27.98分,其中躯体症状为43.29±23.73分,心理症状为7.56±7.08分。不同年龄组的患者症状负担总分、躯体症状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3.788,P0.05;F=4.64,P0.05):其中青年组患者症状负担最轻,症状负担总分(38.35±21.178)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主要体现在躯体症状方面。不同透析龄患者症状负担总分、心理症状分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93,P0.05;F=5.29,P0.005):其中透析1年以内的患者症状负担最重,其次是透析10年以上患者,透析1年以内患者症状负担总分(67.89±32.72)明显高于透析1-5年、5~10年的两组患者,其心理症状分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2)30个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乏力、瘙痒、口干、皮肤干燥、头晕;频繁程度最高的是皮肤干燥、口干、食欲减退、入睡困难、易惊醒;严重程度最高的是不宁腿综合征、入睡困难、易惊醒、足部麻木刺痛、骨/关节疼痛;困扰程度最高的是不宁腿综合征、骨/关节疼痛、足部麻木刺痛、肌肉酸痛、入睡困难。(3)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rs=0.302,P=0.000)、年龄(r=0.177,=0.014)、人均收入(rs=-0.248,P=0.001)、文化程度(rs=-0.173,P=0.017)、是否在职(rs=0.172,P=0.018)、iPTH (rs=0.165, P=0.022)、Ca (r=0.220,P=0.002)、Ca*P (r=0.148,P=0.041)与症状负担总分相关,而婚姻状况、透析龄、有无糖尿病、ALB、Hb, Scr、Bun、UA、P无相关,将上述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收入、iPTH进入回归方程,解释总变异量的21.6%。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较重,多种症状同时发生,症状的发生率、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困扰程度并不一致,建议临床上应系统、多维度地评估患者症状。(2)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建议临床上将症状负担作为评价透析质量标准之一。(3)部分症状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对患者的影响却很大,如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仅为11.5%,但严重程度及困扰程度却位居第一位,此类症状也需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4)中老年患者的症状负担重于青年患者,其躯体症状相对较重;透析1年以内的患者的症状负担较重,其心理症状相对较为突出,临床需结合患者特征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肾透析 体征与症状 横断面调查 疲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5
【目录】:
- 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一、绪论11-15
- (一) 研究背景11-14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二、方法15-20
- (一) 研究对象15
- 1. 样本人群15
- 2. 纳入标准15
- 3. 排除标准15
- 4. 样本量估算15
- (二) 研究内容15-17
- 1. MHD患者症状负担状况调查15-16
- 2. MHD患者症状负担影响因素分析16-17
- (三) 统计学方法17
- (四) 质量控制17
- (五) 伦理原则17-19
- (六) 技术路线19-20
- 三、结果20-27
- (一) 一般资料情况20
- (二) MHD患者症状负担状况20-26
- 1. MHD患者症状负担得分状况20-23
- 2. MHD患者症状发生状况23-26
- (三) 症状负担影响因素的分析26-27
- 四、讨论27-33
- (一) MHD患者症状负担状况27-29
- (二) MHD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29-30
- 1. 社会人口学资料对MHD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29
- 2. 实验室指标对MHD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29-30
- (三) 临床工作启示30-33
- 1. 将症状负担作为评价透析质量标准之一30
- 2.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不适30-31
- 3. 系统、多维度地评估患者症状31
- 4. 采用多元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31-33
- 结论33-35
- (一) 研究结论33
- (二)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33
- 1. 研究创新点33
- 2. 研究局限性33
- (三) 为未来研究建议33-35
- 参考文献35-40
- 附件140-42
- 附件242-43
- 致谢43-44
- 文献综述44-51
- 参考文献48-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良,刘必成,徐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淋巴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的变化[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2 杨晓梅,孙丽红,肖淑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1年04期
3 胡红梅,周淑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万启军;何永成;栾韶东;胡立丽;马彬;曾爱莲;谢于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2期
5 胡广美;张晓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间断透析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7期
6 崔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08期
7 向金兰;;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8 文旭东;于国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年12期
9 崔海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5期
10 郑露;陆建勋;徐学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素华;陈丽云;邹琼芳;李燕娃;郑毅娜;;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效果[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申屠磊华;杜春玲;胡红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院外护理指导[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3 张立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盐控制情况的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关玉珍;;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猝死情况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符珍萍;姚玉周;;健康教育对提高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研究[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周勤;;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实施[A];全国第四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杨剑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素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抑郁的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玲玲;孙阳;苗齐;任华;李学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海燕;B型钠尿肽联合ICG监测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镇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3 徐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非传统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贾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月梅;硫化氢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授权干预效果评价[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国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液体摄入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吴美军;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华锦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匹配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胡绮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思远;中文版FACIT疲劳量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疲乏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田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5年
9 陈杏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庹金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的回顾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2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