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21-10-09 08:16
  目的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RCT文献共2 3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减压开始时间为术后1 h,其术后疼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2 h开始减压(P<0.05,P<0.01),桡动脉闭塞率统计学差异为临界状态(P=0.05),出血、肿胀、麻木、淤斑、水疱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从术后1 h开始减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桡动脉闭塞有待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文章来源】:护理学杂志. 2020,35(1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


图1 两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Meta分析

肢体,固定效应模型,桡动脉,发生率


4篇文献[5,7-8,10]评价了术后首次1 h与2 h后开始减压导致肢体疼痛发生的比较,研究对象共1 522例。研究间异质性小(P=0.27,I2=2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见图2。2.3.4 桡动脉闭塞发生率

桡动脉,发生率,固定效应模型,淤斑


5篇文献[5-6,8,10-11]评价了术后首次1 h与2 h后开始减压导致桡动脉闭塞的比较,研究对象共1 474例。研究间异质性小(P=0.19,I2=3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统计学差异处于临界值,见图3。2.3.5 肢体肿胀、麻木、淤斑、水疱、血肿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止血器缩短冠脉造影患者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的临床研究[J]. 邱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19(17)
[2]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优化气囊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 许艳玲,史冬梅,顾婕,蒋宏粉,陈韦,王连生,孟浩宇.  护理研究. 2018(24)
[3]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J]. 毕希乐,樊延明,汪雁博,肖宇杨,王庆胜,刘丽,傅向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10)
[4]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冠脉介入诊疗术后临床应用研究[J]. 姜国田,史俊康,王娟,孙林,王秀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6)
[5]3327例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J]. 王全蕊,王修美,张华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4)
[6]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任冬梅,鲍克娜,朱芳,支琪,诸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01)
[7]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探讨[J]. 曾军梅.  重庆医学. 2014(12)
[8]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陈蓓蓓,曾章芳,滕智敏.  护理学杂志. 2014(06)
[9]新型桡动脉止血器在临床介入中的对比研究[J]. 方哲,周玉杰,刘宇扬,史冬梅,赵迎新,李艳芳,胡宾,王健龙,杨士伟,贾得安,王志坚,聂斌,葛海龙,杨清.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3(02)
[10]TR-Band压迫止血器减压时间的临床研究[J]. 蹇祥玉,陈春棉,薛丽樱,叶秀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04)



本文编号:342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42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