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院级护理质控组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8:03
本文关键词:目标管理在院级护理质控组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构建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设置目标考评细则,应用于院级护理质控组的管理,提高质控组成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质量管理潜力,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的构建。制作《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函询表》;按照Delphi函询法的要求,实施3轮专家函询,对草案进行修改,经课题组集体讨论,拟定考评细则,形成《院级护理质控组考评标准》。第二部分:院级护理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各质控组参照已完善的考评标准,对照标准,履行各项职责,年终进行小组工作汇报,并接受院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全院护士长、副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对小组工作的监督与评价。比较目标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平均得分、管理创新、流程优化、护理投诉及护理缺陷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第一部分:函询专家10名,3轮函询共提出草案修改意见16条。专家权威程度分析显示,A值等于0.83;专家意见一致性分析显示,各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检验P0.05,表明专家函询结果可信度高。3轮函询后,共确定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1项、加分项目2项,以及各指标的目标分值。在此基础上,采用课题组集体讨论与上级部门要求相结合的方式,拟出各项指标的扣分细则,提交院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最终形成《院级护理质控组考评标准》。第二部分:院级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后,全院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其中优质护理、危重护理、急救管理、护理技能等关键指标实施前分别为93.6±2.5、93.0±2.6、96.2±1.3、89.3±4.5,实施后提高到98.1±2.2(P=0.009)、97.7±2.7(P=0.009)、99.6±0.6(P=0.000)、96.1±2.1(P=0.000);管理创新、流程优化件数较前增加,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例数较前下降(P0.05)。结论对院级护理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 院级护理质控组 目标管理 德尔菲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第一部分 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的构建13-24
- 1 研究目的13
- 2 内容与方法13-15
- 3 结果15-22
- 4 小结22-24
- 第二部分 目标管理在院级护理质控组中的应用研究24-30
- 1 研究目的24
- 2 资料与方法24-26
- 3 结果26-27
- 4 讨论27-30
- 全文总结30-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34-47
- 文献综述47-56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王燕;张志华;;科室层级护理质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5期
2 寿智力;张玉兰;;护士长在护理质控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5期
3 余s
本文编号:342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42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