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联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联动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研制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并进行性能评测,为本课题干预性研究部分的数据分析,即干预前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改变有无差异提供权威的量性评价工具。2.探讨“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联动效应”对提升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和提高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效果。方法本课题包括两个部分,综合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量表研制。研究者本人首先取得原英文量表作者的授权,然后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修订等相关流程,经过严谨的语义分析,最终形成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验证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本土适用性及心理测量学特征:便利选取35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采用同质性信度评价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结构效度以及内容效度指数计算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专家内容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探索性因子阶段的结果。第二部分:(1)类实验性研究。以自愿报名的原则招募到56名大一护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生(28名)和对照组护生(28名),并将实验组的28名护生随机分为7组,每组4名护生(1名组长、3名成员)。同时选择郑州市两个社区,依据社区慢性病健康档案的编号,抽取符合纳入条件的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共66例,并采用抽签的方法均等的将参与研究的老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由28名护生参与的前6周每周1次,后6周每两周1次,共9次12周的居家照护干预服务,对照组进行的是常规的社区照护服务。于入组时、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3个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和老年人分别进行资料收集,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Kogan’s Attitudes toward Old People Scale,KAOP)和老年知识量表1(Palmore’s Facts on Aging Quiz 1,FAQ1)对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即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年知识进行测评;采用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Active Ageing Scale,AAS)和SF-12量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测评。(2)现象学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15名护生和13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获取相关的资料,后应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量表研制。文化调适共修订了3个条目的表述。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2,且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在0.777~0.913之间。Guttman Split-Half折半系数为0.823,且量表各维度的折半系数分别在0.684~0.854之间。间隔两周后重测,重测信度为0.725,且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7(P0.05)。经测定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I-CVI为0.78,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8。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共选取7个公因子,即自理能力、积极融入社会、建立经济保障、开发心灵智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奉献社会和传承孝道以身作则,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234%。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的7个公因子结构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的7个因子模型拟合较好,所有的拟合指数均达到标准,所有条目载荷均大于0.4,拟合指数χ2=2305.4,χ2/df=3.016,CFI=0.967,RMSEA=0.043,NNFI=0.914。第二部分:(1)干预性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1),干预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在干预后(1~2天)、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老化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的老化知识得分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1),干预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护生的老化知识得分在干预后(1~2天)、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和对照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老龄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老龄化得分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1),干预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积极老龄化得分在干预后(1~2天)、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在“建立经济保障”、“积极奉献社会”、“传承孝道以身作则”这3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和对照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1),干预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干预后(1~2天)、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质性研究。针对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体验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态度转变、能力提升、职业认同),9个亚主题(纠正偏见、深入内心、由衷敬佩;勇于交流、掌握技巧、自主学习;自我肯定、专业自豪、坚定信念);针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照护的分析感受:归纳出2个主题(积极应对老化、恰当应对疾病),4个亚主题(调整心态、心理养生;认识疾病、有效指导)。结论1.中文版积极老龄化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监测。2.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联动效应研究,提高了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与此同时也提升了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可以在高校培养护生对老年人的关爱能力以及满足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护生 老年人 慢性病 居家照护 联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2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5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5-16
- 引言16-30
- 1 研究背景16-25
- 1.1 立题依据16-18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18-25
- 1.3 文献小结25
- 1.4 立题25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25-26
- 2.1 研究目的25
- 2.2 研究意义25-26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26-29
- 3.1 相关概念26-27
- 3.2 理论依据27-29
- 4 技术路线图29-30
- 第一部分 积极老龄化量表的引进和修订30-43
- 1 对象与方法30-33
- 1.1 研究对象30
- 1.2 样本量计算30
- 1.3 研究工具30-31
- 1.4 研究步骤31-33
- 2 结果33-41
- 2.1 量表的修订33-34
- 2.2 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34-35
- 2.3 量表条目区分度的描述性统计35-36
- 2.4 效度36-39
- 2.5 信度39
- 2.6 验证性因子分析39-41
- 3 讨论41-43
- 第二部分 护生参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照护的联动效应研究43-82
- 1 对象与方法43-51
- 1.1 研究类型43
- 1.2 研究对象43-44
- 1.3 研究方法44-51
- 2 结果51-77
- 2.1 社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流失情况51
- 2.2 基线资料的均衡性51-54
- 2.3 干预效果的量性观察54-68
- 2.4 干预效果的质性分析68-77
- 3 讨论77-82
- 3.1 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得以转变77
- 3.2 护生的老化知识水平得以提升77-78
- 3.3 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以提高78
- 3.4 护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得以强化78-79
- 3.5 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以增强79
- 3.6 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得以提升79-80
- 3.7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高80-82
- 结论82-83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82
- 2 研究的创新性82
- 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91
- 综述91-103
- 参考文献99-103
- 附录103-114
- 个人简历114-115
- 致谢115-1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学梅,王素青;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马红梅;沈向英;张松莲;;影响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康复;2007年05期
3 赵永峰;;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3期
4 万丽华;;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23期
5 陈春雷;;老年慢性病的社区救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1期
6 娄珍;徐建;林梅;;农村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认知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3年27期
7 张淋淋;崔静;;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死亡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年28期
8 张雪梅,谢冬梅,郭菊红;老年慢性病人饮食护理特点[J];华西医学;1999年04期
9 杨甜甜;周艳;赵梦媛;;社区老年慢性病连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4年01期
10 董正;;老年慢性病的康复调理[J];老友;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凤;;老年慢性病人心理问题及相关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秀仪;陈碧云;;家庭病床管理探讨[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黄天雯;张小燕;成守珍;丁平英;蔡卫;郝元涛;;试论适合城市社区发展的老年慢性病人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周均铭;狄春明;徐雅芬;卫志华;;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娄正磊;;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体会[A];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与自护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芸;;社区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状况及关爱需求调查[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高瑞珍;;老年慢性病调查分析[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潘文杰;;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电话随访[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潘晓日;莫秋姨;;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慢性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分析[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同丽;姚景鹏;;老年慢性病人自我保健状况调查与分析[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知;老年慢性病怎样疗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2 杨春;步行:老年慢性病康复的良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3 钱伟;阻碍老年慢性病康复的负性心理[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海波;让老年慢性病人活出健康的精彩[N];光明日报;2012年
5 何国 田静;老年慢性病由治疗走入健康管理时代[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6 孙永刚;老年慢性病食疗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家颖;新农合让老年慢性病患者得实惠[N];玉溪日报;2011年
8 李健;稳态调节与老年慢性病[N];上海科技报;2003年
9 丛文;市场需求催生“医院养老”[N];中国老年报;2005年
10 文芳;瑞昌老龄办推出百千万敬老爱老健康工程[N];中国老年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Y,
本文编号:380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8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