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6-05 07:11
本文关键词:品管圈在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中,找出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评价品管圈在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及提升医务人员共同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个人品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妇女12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健康检查与指导,实验组则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检讨与改进)开展工作,遵循PDCA的原则,运用甘特图、鱼骨图、柏拉图、雷达图等多种品管圈活动手法和工具,探寻行之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和路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基线调查和品管圈活动结束时分别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基本信息以及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及态度等数据。分析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实验组孕妇口腔健康教育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圈员个人品质的变化,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以评价品管圈的活动效果。结果(1)基线调查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是58.34%和5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205,P0.05);随访调查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9.32%和84.7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65,P0.001)。实验组内随访调查时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基线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调查时,实验组与对照组除“孕妇产后是否可以刷牙”一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2=1.227,P0.05),其他各项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随访调查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每天刷牙次数”和“孕前是否接受口腔保健指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他各口腔健康行为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品管圈活动结束时,圈员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促进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感及荣誉感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尤其在QCC手法运用和促进脑力开发方面平均得分分别提升了4分和3.12分。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其口腔保健行为,而且对圈内成员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其个人品质。
【关键词】:品管圈 妊娠期妇女 口腔保健 健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71
【目录】:
- 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1. 前言10-13
- 1.1 妊娠期妇女.腔健康现状10-11
- 1.2 品管圈活动内涵及架构11-13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2 资料与方法13-27
- 2.1 研究对象13-14
- 2.2 研究方法14-26
- 2.3 质量控制26-27
- 2.4 数据统计27
- 3 结果27-32
- 3.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间的均衡性比较27-28
- 3.2 品管圈活动对妊娠期妇女.腔健康教育的影响28-30
- 3.3 品管圈活动对圈员个人品质的影响30-32
- 4 讨论32-34
- 4.1 品管圈能有效提升妊娠期妇女.腔健康知识32-33
- 4.2 品管圈能有效改善妊娠期妇女.腔健康行为33
- 4.3 品管圈对团队个人品质的提升作用33-34
- 4.4 体会34
- 5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个人简历37-38
- 致谢38-39
- 综述39-47
- 参考文献44-47
- 调查表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璇;李文芳;袁菊平;;孕妇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年05期
2 王生锋;齐玉梅;毛宗福;李艾娥;李涛;;中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01期
3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品管圈在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231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