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生物被膜及菌落计数与膀胱冲洗频率及尿管更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3:10

  本文关键词:生物被膜及菌落计数与膀胱冲洗频率及尿管更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AUTI BF 膀胱冲洗 细菌培养 菌落计数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1.收集某院ICU留置导尿患者尿液标本,经尿常规、尿培养检测,明确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在ICU的发生率及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2.明确临床中引起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 3.收集导尿管样本,经细菌培养和计数,明确导尿管内腔定植菌分布及菌落计数情况。 4.扫描电镜观察导尿管内腔生物被膜形成情况。 5.明确膀胱冲洗频率、导尿管更换时间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选取某院2013年3月-12月收入ICU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留置导尿患者,根据不同的膀胱冲洗频率及导尿管更换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每周冲洗1次每周更换组(A1,36例)、不冲洗每周更换组(B1,38例)、每周冲洗1次两周更换组(A2,40例)、不冲洗两周更换组(B2,43例)。 2.每周采集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测;更换时采集导尿管样本,进行尿管内腔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并经扫描电镜观察尿管内腔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所有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结果 1.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7例,男性110例(70.06%)、女性47例(29.94%)。其中神经外科ICU110例(70.06%)、神经内科ICU21例(13.38%)、消化外科ICU12例(7.64%)、麻醉科ICU10例(6.37%)、呼吸科ICU4例(2.55%)。重型颅脑损伤66例,脑出血46例,脑梗死15例,其他30例(如脑炎、肠梗阻、腹膜炎、重症肺炎等)。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为15.10±8.24天。 2.尿培养共9种59株尿路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5.42%),革兰氏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22.03%),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6.94%),病原菌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4例,均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 3.尿路感染结果显示,A1组阳性11例,阳性率30.56%,A2组阳性15例,阳性率37.50%,B1组阳性12例,阳性率31.58%,B2组阳性15例,阳性率34.88%,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膀胱冲洗频率、导尿管更换时间对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影响(P>0.05)。 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4h尿量(>3000mL)为尿路感染保护性因素,女性为尿路感染危险性因素。 5.导尿管培养共82株定植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6.83%),革兰氏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24.39%),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5.85%),病原菌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导尿管培养阳性结果显示,A1组阳性16例,阳性率44.44%,A2组阳性21例,阳性率52.50%,B1组阳性16例,阳性率42.11%,B2组阳性19例,阳性率41.18%,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膀胱冲洗频率、导尿管更换时间对导尿管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影响,P>0.05。 7.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8.通过扫描电镜观察,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导尿管内腔生物被膜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9.革兰氏阳性菌易粘附于导尿管内腔形成生物被膜。 10.当尿沉渣尿细菌定量≥10000/μl时,导尿管内腔均形成成熟生物被膜。 结论: 1.目前,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未发生较大变化,以条件致病菌居多(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 2.膀胱冲洗不能降低CAUTI的发生,不能有效抑制导尿管内腔细菌定植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3.24h尿量维持在3000mL以上可降低尿路感染。 4.女性患者,尤其伴发糖尿病时,,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5.危重患者在留置导尿管2周内不需要更换导尿管,但当尿沉渣细菌定量≥10000/μl时须更换导尿管。
【关键词】:CAUTI BF 膀胱冲洗 细菌培养 菌落计数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2.9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5
  • 文献回顾15-26
  • 第一部分 ICU 危重患者膀胱冲洗频率、尿管更换时间对尿路感染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26-39
  • 1 研究对象26-27
  • 2 研究方法27-28
  • 3 质量控制28-29
  • 4 结果29-34
  • 5 讨论34-39
  • 第二部分 菌落计数、生物被膜对泌尿系感染的影响39-50
  • 1 研究对象39-40
  • 2 研究方法40-41
  • 3 质量控制41
  • 4 结果41-46
  • 5 讨论46-50
  • 小结50-52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50
  • 本课题创新点50-51
  • 本课题的不足51-52
  • 参考文献52-62
  • 附录62-66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虎,陈在贤;不同材质导尿管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2 李慧;;生理盐水用于尿道口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年09期

3 陈惠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情况及防控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4 吕冬梅;王涛;邱述玲;任玲;周宏;许美荣;;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临床的用药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02期

5 艾根伟;;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及其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0期

6 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04期

7 杜勇;中国古代导尿术应用史略[J];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01期

8 邢红霞,武建英,宁赤凌,刘松君,张红英;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8期

9 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2期

10 吕颖;;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3期



本文编号:645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645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