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深部岩体地应力瞬态卸载诱发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10-15 20:27

  本文关键词:深部岩体地应力瞬态卸载诱发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深部岩体 钻爆开挖 高地应力 瞬态卸荷 振动


【摘要】:针对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振动控制,以瀑布沟水电站2~#引水隧洞爆破开挖为工程背景,讨论了地应力瞬态卸荷诱发振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测数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中、高地应力条件下开挖面初始应力的瞬间释放诱发的振动是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波阻抗一定时,开挖面初始应力动态卸荷诱发振动由地应力水平、开挖面初始应力、开挖面面积和振动衰减指数共同决定,动态卸荷诱发振动最强段发生在开挖面的初始应力和开挖面面积综合效应最大的位置;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振动的强度是由爆炸荷载和开挖面初始应力动态卸荷效应共同决定的,减小炮孔排距和进尺、采用较小洞径和分部开挖能有效降低地应力瞬态卸荷效应强度,控制深埋隧洞的爆破振动强度。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深部岩体 钻爆开挖 高地应力 瞬态卸荷 振动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No.2011CB013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No.51125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179138,No.51279135,No.51279146,No.51009013)~~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973 Program)(2011CB013501),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51125037)and the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强;林从谋;林丽群;黄金山;杨海书;;小净距隧道爆破山顶石房楼层振动效应[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凌同华;李夕兵;王桂尧;陈文胜;;爆心距对爆破振动信号频带能量分布的影响[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谢亮波;刘为洲;顾红建;邢洪义;;地下矿山空区塌落产生震动的实验与计算[J];金属矿山;2009年06期

4 龚声武;凌同华;;爆破震速预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5 付士根;许开立;;爆破振动效应预报及减震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6期

6 杨风威;李海波;刘亚群;邹飞;夏祥;郝亚飞;;台阶与预裂爆破岩体振动特征的对比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7 衣方;璩世杰;申旭鹏;王福缘;;露天矿台阶炮孔爆破降震技术研究[J];现代矿业;2012年10期

8 张在晨;林从谋;黄志波;徐亮;葛冰洋;;爆破振动特征参量的BP小波预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杨旭;;露天铁矿逐孔爆破降震方法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3年01期

10 王占国;;露天爆破震动效应线性回归分析[J];现代矿业;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同华;李夕兵;;基于小波分析的爆破震动灾害控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安全判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加明;土岩组合地层盖挖逆作地铁基坑的变形及竖向受力特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国忠;城市地下工程爆破的地面爆破震动效应及其震动强度预测[D];重庆大学;2005年

3 赵江倩;万石山隧道爆破振动特性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刘晓梁;隧道施工中爆破引起地面建筑物的微振动响应[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饶增;隧道钻爆施工对初期支护的影响及控制标准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孟建;溪洛渡水电站出线竖井爆破振动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翁磊;爆破荷载作用对相邻隧道的动态响应[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刁文超;公路隧道浅埋段爆破开挖及监测技术[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超;既有隧道对临近爆破的振动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涛;黄麦岭露天矿台阶爆破参数优化及爆破振动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勇;瞬态电磁场及应用展望[J];商洛师专学报;1993年01期

2 林瑞泰;简化瞬态导热物体温度场解析解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3 刘涛;王雪松;李永祯;徐振海;肖顺平;;基于瞬态极化统计量的微弱信号检测[J];应用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淮秀兰,刘登瀛,孟群;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5 肖兵,何继善;探地雷达信号瞬态谱分析[J];物探与化探;1999年06期

6 王利平,孙韶远,张保民;微光图像随机瞬态激光增强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12期

7 吴宝宁,赵建平,贾福熙;瞬态辐射光测量的研究[J];应用光学;1998年03期

8 刘建波;;舰船水下瞬态噪声特征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7期

9 吴宝宁,刘建平,李宇鹏,丁玉奎,杨利;一种火炸药瞬态光谱测试的精确定位[J];应用光学;2001年01期

10 鹿芳;刘占兴;杨志强;;瞬态面波法在滑坡探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彦;;汽车零部件电压瞬态传导骚扰的测量[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昆鹏;吴宏春;曹良志;彭思涛;宋小明;姚栋;;溶液堆启堆分析及瞬态研究[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乐勤;吴大转;李志峰;;离心泵在瞬态操作条件下的水力特性及内部流动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黎俊勇;;电子产品中电压瞬态干扰的产生和抑制[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必昌;高致慧;洪泽华;虞爱华;;光纤拉曼放大器瞬态效应的时域差分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6 段滋华;赵隆茂;姚小虎;;瞬态热弹塑性强化体结构的热应力问题[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7 李宏光;吴宝宁;俞兵;曹锋;袁良;;瞬态紫外多光谱辐射测试仪[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何鹏;齐勇;;撞击条件下金属板位移—时间历程的一种瞬态测试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素敏;谢东垒;张伟;;瞬态干扰信号特点分析[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10 谭清华;周侃;;升、降温火灾下混凝土瞬态热应变的计算[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任秋;快速瞬态热质扩散过程非经典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李志峰;离心泵启动过程瞬态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李永祯;瞬态极化统计特性及处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玉良;离心泵启动过程的瞬态内流和外特性[D];浙江大学;2013年

5 徐琪;堆用蒙卡程序RMC物理瞬态计算方法及异构并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李志;瞬态检测理论及OFDM系统应用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刘涛;瞬态极化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赵振;面向电磁—机械耦合的异构仿真系统瞬态场分析技术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9 陈宇晓;超快电脉冲瞬态取样理论、方法和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金程;多热源功率器件瞬态热阻测试技术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闫振宇;高汇聚太阳能流下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瞬态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汪晓华;手持式瞬态磁场记录仪硬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郭霄;舰船电网瞬态干扰分级计数测评方法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3年

5 刘巧玲;离心泵系统特性的一维与三维瞬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慧;瞬态沸腾实验测试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7 辛海广;不同热力边界下复合梯度板瞬态热应力[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8 刘晓阳;一维频域瞬态辐射传输方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王大林;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超短脉冲激光瞬态辐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解向前;蒙特卡洛法求解多维非均匀介质瞬态辐射传输[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8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038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