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爆裂 抗火性能 抗火设计
【摘要】:为拓展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述了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的抗火性能,凝炼了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火性能,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技术,指出了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混凝土高温爆裂临界温度随强度变化而变化,掺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可有效防止混凝土火灾下爆裂;合理考虑名义拉应力和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爆裂判别方法,可有效降低火灾下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爆裂风险;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满足火灾时不爆裂、火灾下不坍塌、火灾后可修复的抗火设计目标;火灾下防爆裂混凝土合理纤维掺量、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构件高温爆裂机理及预测模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温爆裂规律、RPC热-力耦合本构关系及其结构构件抗火性能、温度-荷载路径对结构构件高温性能的影响、高层混凝土结构和地下空间结构抗火性能等方面应予关注.
【作者单位】: 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爆裂 抗火性能 抗火设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184,51478142)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LBH-Q15058)
【分类号】:TU37;TU352.5
【正文快照】: 火灾是高频灾种[1-2],中国每年发生建筑火灾约15万起,全世界每年发生建筑火灾约360万起.火灾常导致结构严重损伤甚至坍塌.2003年湖南衡阳衡州大厦在火灾中突然整体坍塌,夺去了20位消防官兵的宝贵生命.2009年央视北配楼火灾、2015年哈尔滨“1.2”火灾,无不影响巨大,损失惨重.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峰;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火损检测[J];工程质量;2002年10期
2 王节;黄显民;;浅谈混凝土裂缝[J];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3 佘永明;;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1期
4 高明桦;张志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长期荷载下的变形[J];山西建筑;2007年23期
5 刘彩旗;泮建业;;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年08期
6 高飞;许进;;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预防[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7 康英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J];民营科技;2013年02期
8 金明范;;简述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和补救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2期
9 高壮;;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技术综述[J];科技视界;2013年04期
10 李德荣,陈惠华,明文山;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特点原因和处理方法[J];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测;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伟建;成文山;;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发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2 李娜;徐兆华;苗立;;复合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3 陶学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修订内容介绍[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建永;金新阳;;中美规范混凝土框架结构算例比较[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熊光晶;纪梓斌;赵若红;;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研发方向的讨论[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周新刚;;混凝土后锚钢筋的静动力粘结特性与工程应用[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新刚;;混凝土后锚钢筋的静动力粘结特性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8 徐岳;唐先习;薛倬昆;董海航;;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研究探讨[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树旺;李丽娟;;FRP筋海砂混凝土应用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周黎明;肖国强;王法刚;;三峡工程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书奎;基于主动超声的混凝土全寿命参数识别与损伤检测[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荣;自动元胞机理论在混凝土动荷载数值试验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吴瑾;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裂损伤评估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李沛;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构件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栗青;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逐渐破坏和承载能力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王晓锋;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苏娟;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陈恒超;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详;疲劳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亚辉;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李娜;建筑构造层对混凝土板承载力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元素;受腐蚀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陈绍磊;混凝土裂缝特征信息识别与辨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谢雷;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崔焕平;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网格尺寸效应[D];郑州大学;2004年
8 郑辉;自然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随机性及寿命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强;混凝土受压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何斌;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抗爆炸冲击荷载的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4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06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