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竖向排水板加固软黏土的孔隙水压力累积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作用下竖向排水板加固软黏土的孔隙水压力累积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竖向排水板 孔隙水压力 循环荷载 软黏土 固结
【摘要】:采用大型动三轴试验仪进行重塑高岭土试样的循环三轴试验,试样直径为300 mm,高度为600 mm。圆柱体试样中心放置了一块竖向排水板,在循环加载试验进行时和结束后都可进行径向排水。试验结果验证了径向排水可以有效地消散循环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通过结合径向固结理论与不排水循环加载土体模型,提出了一个循环荷载作用下径向固结模型,用来描述在允许径向排水的情况下软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压累积特性。模型中考虑了应力历史和孔隙水压力消散对孔隙水压力生成的影响,并用大型循环三轴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当施加较大循环荷载时,径向排水减缓了孔隙水压力累积到临界值的速率,因而土体在破坏前可以经历更多次的循环荷载;当施加中等循环荷载时,径向排水可有效阻止孔隙水压力增长至临界值。除此之外,还研究了加载间歇期对孔压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组循环加载结束后,累积孔隙水压力开始减小,表明之后更多的循环加载并不会引起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增长。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竖向排水板 孔隙水压力 循环荷载 软黏土 固结
【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扬帆计划”课题项目(No.15YF140820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No.14YZ08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分类号】:TU442
【正文快照】: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Yangfan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15YF1408200),the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14YZ081)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辉虹,黄茂松,吴世明,张亦静;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丽云;李涛;刘建坤;;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击实粉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但汉成;李亮;胡萍;赵炼恒;;千枚状板岩CBR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8期
3 汤连生;廖化荣;刘增贤;张庆华;;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4 但汉成;田建平;;千枚状板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8年12期
5 孔祥辉;蒋关鲁;;循环荷载下红层泥岩土累积变形特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12期
6 徐立功;张睿;时正凯;张颖;;交通荷载下低路堤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规律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1期
7 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中液限粉质粘土路基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6年06期
8 吴志刚;;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体固结变形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0期
9 吴兆营,景立平,薄景山;土石坝地震稳定性分析评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1期
10 黄茂松;刘明;柳艳华;;循环荷载下软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J];水利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敏玉;交通荷载对道路工后沉降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锋;深季节冻土区重载汽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与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孙益振;基于三轴试样局部变形测量的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明;饱和软粘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与地铁隧道长期振陷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谷天峰;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地基振(震)陷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但汉波;天然软粘土的流变特性[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智猛;红层泥岩及其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适应性及工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肖忠;软土地基上新型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黎;饱和粉土路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胡滔;重复荷载作用下高液限粘土路基永久变形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肖;滨海软黏土加速蠕变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胡立锋;交通荷载作用下软粘土复合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静梅;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风化花岗岩路基土累积残余变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6 卜鑫;交通荷载下软土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云亮;考虑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塑性变形累积时沉入式大圆筒结构动力分析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8 李长雨;冻融循环下粉煤灰土动力参数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玮玮;软土地基反复荷载下的变形特性[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黄茂生;深厚软土地基上沉拔钢护筒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干成,谢定义,郑颖人;饱和砂土循环动应力应变特性的弹塑性模拟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2 王建华,要明伦;软粘土不排水循环特性的弹塑性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郦能惠;;动态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现场测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8年02期
2 李允忠,汪稔;基坑开挖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2年06期
3 屈俊童,周健,李进军;爆炸密实饱和粉细砂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J];工程爆破;2004年03期
4 袁茂林;;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性状理论的研究[J];福建建材;2007年01期
5 袁茂林;;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性状理论的研究[J];福建建材;2007年02期
6 刘荣;;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孔隙水压力的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08年11期
7 曹权;施建勇;雷国辉;艾英钵;陈鸿;;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估算桩周土孔隙水压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广信;;静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兼与陈愈炯先生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毛昶熙;段祥宝;;关于“静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10 甘德福;;野外孔隙水压力量测仪器简介[J];勘察技术资料;197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民;谢定义;刘家沛;;饱和砂层震动孔隙水压力二维扩散解析理论的研究[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2 孙保卫;魏海燕;;建筑场地孔隙水压力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李玉寿;杨永杰;杨圣奇;马占国;;三轴及孔隙水作用下煤的变形和声发射特性[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杜尧俊;;有孔隙水压力的花岗岩破裂试验中孔隙水压力的模拟问题[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5 祝介旺;李新年;王思强;杨志法;;黄河冲洪积土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6 吴京平;王淑云;;粘土中孔隙水压力-圆锥触探试验结果的解释及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薛里;张志毅;杨年华;孟海利;任亮平;;爆炸动力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变化规律[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8 高玉峰;张健;沈扬;;不同频率波浪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定;徐金明;刘丽波;朱春伟;;强夯作用下软土中的孔隙水压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10 王育兴;孙钧;;打桩施工对周围土性及孔隙水压力的影响[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静;粘性土弱透水层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何杨;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砂土孔隙水压力及体变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赵秀绍;CFG桩施工引起工程环境问题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4 周青春;温度、孔隙水和应力作用下砂岩的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解家毕;带桩多高层建筑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其在纠偏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胜;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滑坡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万良勇;不同类型孔隙水压力的动力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3 洪帅;循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饱和砂土变形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雷俊;卸荷作用下软土回弹变形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冯苍旭;土壤孔隙水压力检测系统试验研究及关系模型建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艳华;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振动孔隙水压力的能量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郭成成;孔隙水压力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及其监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杨兵;软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分析[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9 孙田磊;10000kN·m高能级强夯置换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深层土体位移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文秀;升温—降温过程中饱和粉质粘土的热特性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8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06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