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断面曲率半径对高应力下硬脆性围岩板裂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开挖断面曲率半径对高应力下硬脆性围岩板裂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硬脆性围岩 高应力 板裂化破坏 曲率半径 影响机制
【摘要】:围岩板裂化是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硬脆性围岩开挖后出现的一种典型破坏形式。影响围岩板裂化形态和形成机制的因素很多,开挖断面的曲率半径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开挖断面曲率半径对深部硬脆性围岩板裂化的影响,首先总结、分析了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不同开挖断面曲率半径所对应的板裂化形态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孔径的圆形洞室和不同尺寸的直墙拱洞室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板裂化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断面的曲率半径对围岩板裂化的影响机制表现在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两个方面,影响着板裂化的破坏形态和破裂机制,当同一洞室断面包含不同曲率半径段时,板裂化破坏表现出曲率半径影响下的组合破坏特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和验证了开挖断面曲率半径对围岩板裂化的影响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硬脆性围岩 高应力 板裂化破坏 曲率半径 影响机制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4CB046902)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人教字〔2012〕119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2-EW-QN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288)~~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973 Program)(2014CB046902),CAS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Team((2012)119),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ZCX2-EW-QN115)and the Nati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鹤龄;;拉奇尔W的一个应用[J];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5年02期
2 刘中本;;光学表面长曲率半径的测定[J];应用光学;1985年02期
3 顾宝华;透镜加工中粗磨曲率半径的确定[J];光学技术;1988年04期
4 王延路;;特长曲率半径球面反光镜的磨制与检测[J];应用光学;1991年06期
5 曹季;介绍一种粗磨曲率半径的计算方法[J];光学技术;1993年05期
6 单聚海,康伟芳;测量长焦距反射镜的曲率半径[J];大学物理实验;1995年02期
7 周其麟,张云,周剑秋;检测球面曲率半径的简单方法[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彭石军;苗二龙;史振广;陈华;隋永新;杨怀江;;高精度曲率半径测量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01期
9 张元贵;;巧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求轨迹的曲率半径[J];物理教师;2009年10期
10 陈星辉;凸球面曲率半径的测定[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婷;杨朋利;崔莹;;基于平板横向剪切干涉的球面曲率半径测量[A];2012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刘军汉;罗劲峰;张泉;周杨;;大曲率半径光学元件检测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甬英;卓永模;;大曲率半径的非接触数字化测量系统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刘燕文;田宏;张明晨;李玉涛;邹涛;刘胜英;董芳;张洪来;;利用光学方法测量阴极表面曲率半径的研究[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燕文;田宏;张明晨;李玉涛;邹涛;刘胜英;董芳;张洪来;;用于真空微波器件的热阴极曲率半径测试研究[A];第八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玫;滕霖;张亮;;一种小口径大曲率半径球面镜的测量方法[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傅小锁;;曲率,还是曲率半径?——对生理学教材的一点疑问[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三期[C];2005年
8 蒋云鹏;;线缆曲率半径保护模块的设计[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邵晓利;季小玲;;湍流对部分相干厄米-高斯列阵光束等效曲率半径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韩杏子;胡新奇;俞信;;分块式三反系统面形误差和曲率半径不一致性误差的变形镜校正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雪梅;提高教育公平的“曲率半径”[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洁;高精度曲率半径干涉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2 徐永祥;显微干涉术在测量微小表面几何参数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莉;汽车后视镜曲率半径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程国东;AFM探针针尖半径变化影响纳米尺度表面检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智佩;基于体散斑相位恢复的曲率半径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陈莉;球面曲率半径的单频激光干涉测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田继伟;高精度激光差动共焦大曲率半径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蒋鸿伟;激光差动共焦曲率半径高精度自动测量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邵晓利;激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的等效曲率半径特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中林;基于白光等厚干涉原理的光学球面曲率半径自动测量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鹏;光栅尺测长式激光差动共焦曲率半径测量系统[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孙红岩;6061铝合金型材柔性垫弯曲曲率半径变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7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09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