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II:应用与讨论
本文关键词:用于钢筋混凝土连梁地震反应分析的考虑非线性剪切的纤维梁单元II:应用与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RC连梁 地震反应分析 变形机制 剪切承载力 开裂后剪切刚度 剪切极限曲线 数值稳定性
【摘要】:将所开发的适用于普通配筋RC连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纤维梁单元应用于构件分析,对国内外共16根连梁试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破坏模式和各变形分量的分析,进一步对连梁的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随后利用大量试验数据对剪切承载力、开裂后剪切刚度、极限曲线等连梁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公式进行对比讨论。结果表明所提公式精度较高,更适用于普通配筋RC连梁。最后通过一组复杂极端应力路径对所开发单元的数值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经过验证可知,所提出的连梁计算单元兼具高效性和准确性且建模方便,同时还具备数值稳定性好的特点,为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RC连梁 地震反应分析 变形机制 剪切承载力 开裂后剪切刚度 剪切极限曲线 数值稳定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291)
【分类号】:TU973.12
【正文快照】: 引言连梁的滞回特性是影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和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通配筋钢筋混凝土(RC)连梁仍然被广泛使用,鉴于其受力特性的复杂性,在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迫切需要一个高效精确且稳定实用的连梁模型。文献[1]在基于纤维截面模型的分布塑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东;;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的解决办法[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11期
2 李珊;程建立;蒋悦;;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连梁[J];才智;2010年14期
3 刘岩;邓志恒;谭宇胜;;几种连梁结构体系的比较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年01期
4 刘岩;谭宇胜;;新型组合连梁的基本动力特性研究[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吕沅洪;;高层混凝土结构连梁的超筋处理[J];天津化工;2009年05期
6 肖振军;;高层建筑中连梁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J];广东建材;2010年12期
7 付勇;;浅论连梁[J];四川建材;2011年01期
8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9 王昌兴;严涛;沈军;;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连梁抗剪截面不足时的配筋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10 胥玉祥;谢贺;黄海荣;;高层建筑连梁设计方案选取与优化[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欣;乔清朝;;简议连梁超限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陈云涛;;双连梁的等效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勇;周云;;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组合协同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忻良;宣波;;剪力墙结构中双连梁的转角刚度等效方法[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郭秉山;王海飞;闫月梅;张成林;;剪力墙连梁在循环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胥玉祥;朱玉华;赵昕;;新型内嵌铅芯耗能连梁[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重;李波;范学伟;;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短连梁有效配筋形式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晋辉;吴伟田;;延性连梁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9 李杰臣;苏园园;;高层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海洋;李璐;;关于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常见问题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小雷;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剪力墙及其结构控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1年
2 杨忠;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0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0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