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国外高层木结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0-31 18:16

  本文关键词:国外高层木结构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高层木结构 绿色建筑 正交层板胶合木 滚动抗剪性能 抗震与抗风


【摘要】:整理和分析了国外高层木结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适用于高层木结构的正交层板胶合木(CLT)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纵横交错的层板在承受平面外荷载时,其横向层的滚动抗剪性能需重点关注.针对高层木结构的关键问题,即结构体系、结构抗震与抗风性能、节点连接和抗火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结构体系中抗侧力性能、构件间的连接以及力的传递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高层木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可以借鉴低层和多层木结构,但高度和人群密集的影响需特别关注.最后,对我国高层木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高层木结构 绿色建筑 正交层板胶合木 滚动抗剪性能 抗震与抗风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82)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技项目计划资助项目(2015-K2-030)
【分类号】:TU366.2;TU973.19
【正文快照】: 木结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造快且轻质高强,低层和多层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好、舒适宜居,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最佳选择.相比于传统的钢材和混凝土,木材具有以下优点:1木材是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每立方米木材生命周期平均储存0.8~0.9t的CO2,用来替代混凝土的使用将额外减少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宏,陈成意;木结构房屋的发展状况及问题[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晓军,王滔,蒋松林;国外木结构房屋的生产现状[J];人造板通讯;2005年08期

3 肖莉;;北美木结构房屋技术培训班将举办[J];建设科技;2006年02期

4 张海燕;;加拿大木结构房屋质量保证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06年10期

5 周海宾;费本华;任海青;;世界木结构房屋研究的最新进展[J];木材工业;2006年04期

6 王桂荣;;我国现代木结构房屋现状及前景[J];木材加工机械;2009年02期

7 田贵州;;木结构房屋的地震风险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6期

8 本刊编辑部;;“木结构房屋”推广 优势显著[J];国际木业;2009年09期

9 唐雪梅;;浅析木结构在中国的推广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0年12期

10 石me尘;徐如海;黄小兵;;浅谈木结构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祝恩淳;潘景龙;;中国木结构浅谈[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孟萍;潘文;黄海燕;;云南地区村镇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补救措施[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樊承谋;;木结构在我国的衰落与复兴[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袁建力;;基于现代模拟分析技术的传统木结构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谷军明;缪升;杨海名;;云南地区穿斗木结构抗震研究[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邢继胜;王元清;石永久;陈宏;;美国多层木结构房屋的应用与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静;张盛东;;木结构防火设计方法简介[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申世杰;;我国工程木制材料开发与应用的前景分析[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9 王瑾;李晓文;周铁钢;龚安礼;;新疆村镇适宜性房屋试验研究与经济选择[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琴;地震,,让我们想起木结构房屋[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2 记者 赵建;我省将建木结构绿色建筑[N];河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艳玲;中国木结构:向左还是向右[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宁阳;国外木质建材和木结构房屋发展现状[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中加木结构合作项目取得初步成果[N];中国建设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陈园园;木结构: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建设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庄郑悦;木结构的抗震使命[N];中国建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胡浩;木结构赶潮[N];中国建材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卢慧颖;“优”“劣”碰撞中国木结构何去何从?[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10 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会长 喻忷秋;推进我国木结构产业发展的思路[N];中华建筑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强明礼;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陈春超;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力学性能分析和安全性评价[D];东南大学;2016年

3 黄东梅;竹/木结构民宅的生命周期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李小伟;古建筑双跨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郭福良;木结构吊脚楼建筑群火灾蔓延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王雪亮;历史建筑木结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孟庆军;木质材料间摩擦性能及其对木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周海宾;木结构墙体隔声和楼板减振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伸;现代木结构房屋的设计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武晶晶;现代木结构技术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唐丽娜;古建筑木结构柱础连接力学模型与减震加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左德亮;木结构传统民居抗震加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秋容;藏式石木结构民居的抗震性能及设防对策[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林梦雨;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7 鲍月明;基于SI理论的高层住宅木结构体系应用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侯士通;基于多参数耦合模型的梁柱式木结构框架抗火数值模拟[D];东南大学;2016年

9 李佩;穿斗式木结构榫卯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张悦洋;钢—木螺栓连接木结构框架火灾反应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23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23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