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环境板岩贯通裂隙渗透特性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17-11-01 12:11
本文关键词:腐蚀环境板岩贯通裂隙渗透特性变化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腐蚀环境 贯通裂隙 板岩 渗流试验 FLACD
【摘要】:针对板岩裂隙渗流特性受水化学腐蚀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现状,以大连地区的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板岩贯通裂隙受水化学溶液(NaCl,HCl,NaOH)腐蚀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浸泡贯通裂隙试件的SEM扫描和浸泡溶液PH值对比,分析了水-岩作用对裂隙板岩微细观结构的影响机制。其次通过不同溶液、不同浸泡时间裂隙试件的渗透性试验,宏观上获得了腐蚀环境下裂隙板岩的渗透性变化规律。再次基于一系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将上述宏细观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裂隙板岩渗透性受水化学腐蚀影响明显,HCl,Na Cl溶液对结构面具有溶蚀作用,增大了其均值隙宽;而NaOH溶液与板岩矿物成分反应生成的稳定沉淀物质,附着、堵塞于裂隙间,使得均值隙宽减小。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不同溶液板岩渗透系数与浸泡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引入裂隙渗流计算理论公式,采用FLAC~(3D)的fish语言编写板岩裂隙化学-渗流-应力耦合计算程序,计算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道桥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关键词】: 腐蚀环境 贯通裂隙 板岩 渗流试验 FLACD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432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013503)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003003)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868年著名流体学家布西涅斯基提出液体在平行板缝隙中运动的理论公式。后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大量的渗流试验和理论研究。Long等[1]首先指出了采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的条件。Snow[2]考虑裂隙倾向、倾角、隙宽、间距等几何要素,提出了渗透系数张量的概念,并在1966年首次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一鸣;曹洪;;高水头差渗流试验装置的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8年01期
2 刘欣宇;刘爱华;李夕兵;;高围压条件下含充填裂隙类岩石水渗流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云华;李荣筠;任冠韬;李文廷;;静动态砂岩渗流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本文编号:1126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2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