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互联网学习城市——“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底层逻辑探析
本文关键词:向互联网学习城市——“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底层逻辑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远洋太古里 城市设计 互联网 情感场域 认知深度 身体粘度
【摘要】:将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放置在崛起的网络虚拟空间与城市实体空间进行资源和社会组织竞争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与评论,从价值、情感、共享、体验、身体这5个维度,深入解析了太古里设计坚持"人场逻辑"、羁縻"情感场域"、破除"门户思维"、消解"认知深度"、增加"身体粘度"等独特的成功策略,提出在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应该向互联网学习城市规律的主张。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1城市的危险城市的危险似乎是一种无稽之谈。2011年,哈佛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or)的一部畅销书《城市的胜利》(Thiumph of the City),把城市乐观主义情绪推向了高潮。格莱泽教授以翔实的数据、周密的分析和雄辩的笔调,令人信服地描绘出一幅城市在全球取得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华;浅论乡村—城市转型期的矛盾和协调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18期
2 王洪涛;威岑豪森市的“21世纪”议程[J];城市开发;2004年02期
3 郝俊芳;城市特色的选择[J];建设科技;2004年22期
4 陈吉宁;城市水系统的综合管理:机遇与挑战[J];中国建设信息;2005年13期
5 邱衍庆;城市竞争协调之道——追求竞争价值、目的、工具合理性统一[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6 逄国伟;;城市特色的双向评价[J];建设科技;2010年15期
7 杨媚;邱灿红;;寻找城市的特色——城市发展与特色保护[J];中外建筑;2010年11期
8 阮志大;试论首都规划中一个应加考虑的新内容——城市防火规划问题[J];建筑学报;1984年08期
9 焦尔焦·哥吉;意大利的城市和区域情况[J];建筑学报;1989年02期
10 卢曦,王远成,吴文权;城市峡谷热容量的数值模拟[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钧;;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金磊;;现代城市灾害学的原理及系统化模式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邱衍庆;;城市竞争协调之道——追求竞争价值、目的、工具合理性统一[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程文;;城市的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刘天宝;韩增林;;全球化之产业与环境变迁下的城市区域整合[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曾舜;;宜居城市离我们有多远[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善;;2011-2012年上海青年政治学者关于城市治理的研究综述[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8 刘兆存;秦耀辰;范玮佳;;第五章 城市区域发展的非线性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9 龙小康;;对武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孟克;;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思蕴;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必要载体[N];文汇报;2013年
2 卢光明;突出城市功能建设 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记者 张玉白;到2025年,,我们的城市会是什么样?[N];哈密报(汉);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坤民;让更多的城市走进 创新时代[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刘士祥;迎接城市区域化的春天[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6 记者施莺;统筹推进法治城市创建[N];南通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军 通讯员 牛炳章;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N];甘肃法制报;2010年
8 梁艳霞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山城市发展模式 打造“一生之城”[N];中山日报;2011年
9 高剑;加强社会管理 提升城市竞争力[N];东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史鹏程;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N];太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筱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吴超;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5年
3 张毓峰;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索健;中外城市既有住宅可持续更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向峰;基于移动网络数据的用户行为与城市感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兴;城市区域协调组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江喜;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石建构城市美[D];安徽大学;2010年
3 赖运荣;进城务工青年城市融入进程中政府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奕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5 钟明;我国城市政府预警机制的构建与运行[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尚正永;城市区域整合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邱珏;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8年
8 刘玉龙;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司法救济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9 焦世泰;兰州—白银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卓;基于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礼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7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4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