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
本文关键词: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
更多相关文章: 灾害 土木工程灾害 地震工程 致灾体 损伤演变 灾害演变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往往也是众多灾害的温床。首先给出了灾害的一般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木工程灾害的概念,阐述其特点、分类、成因及其防御技术。土木工程灾害本质上是由于土木工程抗灾能力不足导致的。不当的选址、不当的设防、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不当的使用和维护管理都会造成土木工程抗灾能力的不足。许多所谓的自然灾害,包括伴随着地震、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现象发生的灾害,本质上都是土木工程灾害。土木工程灾害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是众多灾害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类灾害。强调指出了只有依靠土木工程方法,人类才能减轻和防御包括许多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土木工程灾害,并论述了研究与防御土木工程灾害的主要目标和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38012,5147844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013601)~~
【分类号】:TU352;X4
【正文快照】: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各种灾害就相伴而生。灾害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观察,灾害是导致人类生命、财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并超越了承灾体承受能力的突发事件。本文对灾害的定义强调了灾害的4个重要属性。第一,灾害事件是针对人类及其聚居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强;;网格技术支持下的我国地震工程远程协同试验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6期
2 Stanley Scott;于克涛;;地震工程与社会政策:地震安全的基本策略[J];地震地质译丛;1989年05期
3 张春艳;;美国将召开第4届全国地震工程大会[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9期
4 本刊编辑部;1995年部份地震工程国际会议[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3期
5 刘鹏抟,陈国英;利用地震工程理论斜井顺利穿过村下[J];煤矿设计;1987年10期
6 本刊编辑部;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在哈尔滨市举行[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4期
7 ;“第九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通知[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1期
8 ;《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集》编印发行[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4期
9 本刊编辑部;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开始征文[J];自然灾害学报;1993年03期
10 ;第二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在西安举行[J];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光远;;地震工程中模糊因素的考虑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2 杜瑞明;;计算机应用和地震工程科技现代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3 高俊锁;;浅剖仪在近海地震工程项目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谢异同;马乐为;郭棣;李青宁;;小波分析方法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展望[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雪亮;;新西兰的地震工程[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张京州;;前进中的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兰州地震研究所黄土动力学实验室20年的历程[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7 葛映宇;叶献国;;Matlab在地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实例[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8 宰金珉;陈国兴;王志华;;NJUT在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王超邋李静芝 本报记者 李丽云;走向世界更要“引领”世界[N];科技日报;2007年
2 李山有邋记者 李丽云;我国启动地震工程科学大平台建设[N];科技日报;2008年
3 任意;我国启动地震工程科学大平台建设[N];经济日报;2008年
4 李丽云;我国成功申办地震工程界“奥林匹克盛会”[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李丽云;地震工程专家成都献策减灾重建[N];科技日报;2009年
6 ;中国首度举办世界地震工程大会[N];建筑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史文婕;杜修力:防震减灾向发达国家看齐[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通讯员 张明宇 本报记者 李丽云;全球瞩目中他们迎风飞扬[N];科技日报;2005年
9 李山有邋记者 李丽云;土木工程领域首个“973”项目在哈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方宁;中美工程界联手抗震[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连海宁;傅立叶、小波及希尔波特—黄变换在地震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1157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5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