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开孔加劲钢板墙抗震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4 20:06

  本文关键词:开孔加劲钢板墙抗震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加劲钢板剪力墙 开孔 有限元 开孔位置 抗侧移能力 滞回曲线


【摘要】: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它以较高的极限承载能力、抗侧刚度、良好的耗能能力与延性、出色的抗震能力引起各国专家学者的兴趣,越来越在高层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关于非加劲钢板剪力墙和加劲钢板剪力墙抗侧移能力和抗震能力的研究逐渐展开,但是关于开孔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钢板墙性能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开孔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侧移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内容如下:(1)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出壳单元钢板剪力墙模型的一阶临界屈曲荷载,并与钢板剪力墙的一阶临界屈曲荷载的解析解做比较,发现有限元解和解析解吻合良好,为后续开孔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模拟分析做了准备、提供了可信度。(2)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开孔率、开孔的不同横向位置、开孔的不同纵向位置、开孔的不同高宽比下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侧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开孔率对钢板墙性能的影响较大,开孔的横向位置、纵向位置、高宽比对钢板墙性能的影响较小,并且开孔的位置不能处于受力方向的对角线上。(3)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开孔率、开孔的不同横向位置、不同纵向位置、不同高宽比下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震能力,研究其对开孔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系数、刚度退化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孔率的减小、开孔与加劲肋横向纵向位置的增加,都会使钢板墙抗震性能有所提升,而开孔高宽比的变化对加劲钢板墙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2.4;TU35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林;周明;;非加劲与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性能及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1期

2 郭彦林;周明;董全利;王小安;;三类钢板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1期

3 蒋路;;带缝钢板剪力墙应用技术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宁子健;郝际平;于金光;钟炜辉;白睿;;无粘结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抗剪性能分析[J];钢结构;2013年07期

5 ;钢板剪力墙[J];钢结构;1997年02期

6 陈国栋,郭彦林;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极限承载力[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7 万红霞,谢伟平,王小平;考虑屈曲后强度的钢板剪力墙极限剪力计算[J];钢结构;2004年03期

8 郭彦林,董全利;钢板剪力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钢结构;2005年01期

9 王迎春;郝际平;李峰;孙彤;;钢板剪力墙力学性能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曹志亮;;带缝钢板剪力墙弹性稳定性分析[J];钢结构;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清星;邹自明;曾清华;何欢欢;赵伟;;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俊;陆道渊;黄良;徐麟;;天津津塔结构钢板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伟栋;蒋路;;带缝钢板剪力墙强度与稳定相关关系及调节措施研究[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飞飞;王文涛;刘桂然;;开缝钢板剪力墙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辉;孙飞飞;李国强;;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计算模型[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飞飞;刘桂然;王文涛;;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学水;赵伟;高长喜;尹卫泽;张卫东;关超;;横向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和有限元研究[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何欢欢;赵剑丽;赵伟;;稀疏竖向加劲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蔡克挀;朱,

本文编号:118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8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