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终端雨洪生态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17-11-15 11:17

  本文关键词:终端雨洪生态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示范项目


  更多相关文章: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中心绿廊 雨洪调蓄 综合效益


【摘要】:以我国西北地区首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案例,在全面介绍其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作为该系统终端的雨洪调蓄枢纽单元—中心绿廊项目。对其设计工作原理及雨水消纳能力进行了阐述与定量评价,探讨了其雨洪综合管理效益及与传统人工调蓄池技术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心绿廊集径流总量、径流峰值、面源污染控制等功能于一身,在有效提升区域防洪排涝标准的同时,兼具景观、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实践参考。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缩城市技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23)
【分类号】:TU992;TV213.9
【正文快照】: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着力推行的用于破解城市防洪排涝桎梏的新型雨洪管理思维革命,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的科学途径与重要方法[1]。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发现,现代雨洪管理理念(如雨洪最佳管理措施*126BMPs.、低影响开发策略LID、水敏感城市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伟;建千里绿廊 护清水北送[N];经济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189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89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