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浅层地基土应用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7-11-17 20:10

  本文关键词:浅层地基土应用的新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浅层土 工程结构 围压应用 地基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目前对浅层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研究现状及应用方法,提出了既能够利用浅部低强度地基土作为高层建筑基础的持力层,又能够反映土和工程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同时具备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的土层围压应用。通过试验测试、工程实践效果证明了这种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作者单位】: 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
【分类号】:TU471.1
【正文快照】: 0前言在千米厚度以上的松散沉积地层中,进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受到关注的焦点内容莫过于解决如何经济合理地做好地基基础设计。随着高层建筑的规划建设,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方式已经难以对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给出满意的解释和诠释。这些建立在桩基和复合地基原理上的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唐家祥;;工程结构的基础隔震与隔震系统[J];钢结构;1993年01期

2 张敏政;;“工程结构性态抗震设计和控制研究”项目成果介绍[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9期

3 胡步趋,,张起森;工程结构模糊随机可靠性的计算原则及方法性探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廖信安;必须重视再装饰中的工程结构问题[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5 王晨曦,甘道鹏;工程结构的多工况离散变量优化设计[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朱三刚;;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7 杜一飞;;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方法浅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10期

8 陈其鹏;;工程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20期

9 付建;;浅谈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0年07期

10 卢玉虎;;浅谈工程结构试验方法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生;夏代林;;现代测试技术与工程结构安全评估[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范雷;唐辉明;王亮清;;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层状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初探[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永兴;陈林;陈建功;;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与侧压力系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钟岱辉;张晓杰;刘卫东;;状态向量法在桩与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5 赵隆茂;杨桂通;;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数值分析中零能量模态控制对响应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6 宋长清;唐小微;傅炳忠;;地基-基础-结构分段均匀系统的高层高耸结构地震反应分析[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徐士龙;楼晓明;刘敦敏;刘咏源;;高真空击密法加固堆场地基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王岩;周继凯;吴胜兴;;强动载对工程结构的影响问题综述[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王永耀;;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张有才;张明军;;结构沉降控制及其自动化实现[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明元 周长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浅析[N];莱芜日报;2005年

2 张黎;地基中藏有8万吨废钢渣[N];中国环境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增祥;徐州援建住房成四川“样板”[N];徐州日报;2008年

4 谢炜 俞子舒;“鸟巢”抗浮方案急需完善[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冯学泽 汪梅;承载责任 让“病建筑”起死回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记者 白秀喜 通讯员 万建德;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 节约资源减少能耗[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记者 郭彦;11月底密云完成危房翻建工作[N];北京社会报;2009年

8 特派记者 郑蔚;都江堰新建高楼地基“不打桩”[N];文汇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庆文;广东专家认为是地基发生变化所致[N];广东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孙宇浩 段金平;北京夯实“数字地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祥;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4年

2 胡琦忠;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赵明华;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黄胜伟;工程结构混沌振动、混沌最优化算法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5 尹冠生;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时贮仓结构的静、动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6 董清华;地基、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参数识别理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张引科;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8 蓝柳和;成层软粘土地基非线性流变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宋志刚;基于烦恼率模型的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新理论[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邱奎宁;数字社区工程信息表达与交换标准[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翠玲;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彭曙光;结构—箱基—地基相互作用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李永庆;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在工业厂房结构检测鉴定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珊菊;地基变形特性研究及其在平板载荷试验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5 龚复军;黄土增湿模量与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永红;碎石桩加固地基的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向贤礼;砂卵石地基的勘测方法与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王志坚;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曲率模态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9 尤吉;基于模态分析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10 单远铭;地基及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97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97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