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基于企业联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基于企业联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流动空间"及"全球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的指引下,运用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各县市单元以企业分支机构空间数据为支撑的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空间组织特征与演变趋势的认知。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关系呈现出不断强化的网络化特征。在演变进程中,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巩固,网络能力不断提升;以上海为中心的跨省域近域都市圈也已形成且不断发育;而南京、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其各自省域范围内的中心功能和核心功能腹地亦很显见。在省会以下层面的地级城市则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专业化节点的功能特征,其本级城市和直接腹地空间则受到了多个强中心的辐射而同时融入了不同都市圈;总体而言,在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力下,长三角区域空间的网络化格局日趋显著。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义、趋势和取向做若干探讨。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应对“大城市病”的空间绩效理论建构及规划方法研究(批准号:51578382) 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资助研究
【分类号】:TU982.2
【正文快照】: _^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突出, 综合经济实力很强,其内部的城镇体系发育也相对较成熟。为了推进长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多年来有关机构和学者做了大量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6月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戈彳》。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淮安等八城市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群[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24期
2 何骏;;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何骏;;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7年09期
4 ;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中的“一体化”新合作[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3期
5 李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6 张建伟;陈颖佳;;演化理论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整合研究[J];城市;2010年02期
7 陶甄宇;;国家高铁战略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都市圈[J];交通与运输;2010年05期
8 李晓西;卢一沙;;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进及区域协调发展[J];规划师;2011年01期
9 肖金成;;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与高铁网络体系建设[J];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10 ;长三角城市群离世界级还有多远?[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海燕;袁新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王煜坤;黄建中;;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与空间布局演变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秀;于静;勇应辉;;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5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施祖麟;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润生;余建忠;;“高铁效应”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挑战与机遇[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寿松 张炜 姚玉洁;长三角城市群实现“雁阵齐飞”[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记者 郑蔚;长三角城市群同绘宏图齐跨越[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郑蔚 吴越;长三角城市群 竞争力持续增强[N];文汇报;2006年
4 记者 熊珠琴;长三角城市群拓展合作领域[N];泰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丁辉 通讯员 许恺京;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合作再度“发力”[N];嘉兴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三方面促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发展[N];东方早报;2012年
7 记者 季明 何欣荣 章苒;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核心在于国际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本报记者 何苗;谋利益共享长三角城市群再扩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刘新红 张启山;长三角城市群织成“1小时高铁网”[N];科技日报;2013年
10 刘一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机遇[N];常州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伟;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规模分布的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仕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景气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4 蔡海峰;城市群功能专业化分工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郑瑛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毛巧梅;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7 余初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8 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竞合关系与南京的战略选择[D];东南大学;2005年
9 黄武龙;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孙友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7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5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