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参与式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12 12:16
本文关键词:村民参与式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建构
【摘要】: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主体,研究认为村民的组织动员及意愿表达机制是村民参与保护的关键。通过"村民本位"的社会网络建构将原子化的村民组织起来,通过村民参与的自上而下的保护和村民自下而上的日常性保护措施健全村民参与的意愿表达机制,最终建构村民参与的古村落保护模式。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B5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ZH031)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0引言古村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特定时期、地域的叠加产物,是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刘沛林提出古村落是宋元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景观建筑和历史文脉等均保存较好的古代村落[1]。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共1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此后各地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尧;村民参与型乡村规划模式的建构[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欣;社区公共性重建:村民参与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吕斌;杜姗姗;黄小兵;;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3 孙施文;城市规划方法论的思想基础[J];城市规划;1992年03期
4 侯丽;权力·决策·发展——21世纪迈向民主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李伟国,王艳玲;城市与市民关系的变化及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6 郭建;孙惠莲;;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J];城市规划;2007年07期
7 刘宇红;梅耀林;陈,
本文编号:128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8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