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微景观图片_《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2 08:07

  本文关键词:景观个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05年

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

王今琪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景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这些变化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这些飞速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使更新中出现了一些雷同倾向,城市、乡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规划设计正在失去地域的、传统的、文化的、多样化的特色,正在失去个性,正在失去灵魂。我们所建设的环境,场所,并不是抽象的区位,静止的无生命的他者。我们需要的是一块具有鲜明特征的,能过表达自身意义的场所。 本论文意图通过对场所的形成,场所内景观,场所受众和场所诸多特征的分类分析,研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知,并分析了在新条件下、新环境中的地域特色的变化和对之利用的方法,以说明设计中如何利用场所本身具有的地域性特色来创造具有个性的场所景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1
  • 1.1 “地域特色”9
  • 1.1.1 “地域特色”概念9
  • 1.1.2 “地域”概念9
  • 1.2 “景观个性9-10
  • 1.3 研究意义1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2 地域场所的产生11-31
  • 2.1 场所自然特征的产生11-20
  • 2.1.1 地形地貌11-13
  • 2.1.2 气候天气13-16
  • 2.1.3 植物特征16-17
  • 2.1.4 用材特征17-20
  • 2.2 场所人文特征的产生20-27
  • 2.2.1 人的行为与环境20-21
  • 2.2.2 环境条件与人的行为特征的产生21-22
  • 2.2.3 环境与文化行为的产生22-26
  • 2.2.3.1 文化22-23
  • 2.2.3.2 文化特征对人行为的影响23-24
  • 2.2.3.3 文化因素对景观环境的影响24-25
  • 2.2.3.4 景观环境对文化的影响25-26
  • 2.2.4 社会因素对景观环境的影响26-27
  • 2.3 小结27-31
  • 2.3.1 场所自然,人文地域特征创造的景观个性28-29
  • 2.3.2 人们对场所景观个性的识别,认知29-31
  • 3 新时代条件下景观个性的变化31-39
  • 3.1 信息化对地域文化的冲击31-33
  • 3.1.1 信息时代景观交流的新途径31-32
  • 3.1.1.1 建筑环境传播的途径31-32
  • 3.1.1.2 新条件下环境传播的途径32
  • 3.1.2 全球化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32-33
  • 3.2 景观个性的来源变化及我国景观现状33-37
  • 3.2.1 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33-34
  • 3.2.2 后现代主义及多种设计风格的产生34-36
  • 3.2.3 我国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的现状36-37
  • 3.3 景观缺乏地域特色的恶性循环与地域特色的消亡37-39
  • 4 广义地域性特色创造景观个性39-69
  • 4.1 广义地域性特色概念39-40
  • 4.1.1 广义地域特色的哲学意义39-40
  • 4.1.1.1 边缘拓展39
  • 4.1.1.2 对立融和39-40
  • 4.1.1.3 多维探索40
  • 4.1.2 广义地域特色的发展环境40
  • 4.2 建立符合场所生态位的景观个性40-43
  • 4.2.1 生态位现象及其概念40-41
  • 4.2.2 城市发展与生态位41
  • 4.2.3 竞争与生态位41-42
  • 4.2.4 生态位的选择42-43
  • 4.3 通过自然条件挖掘景观个性43-48
  • 4.3.1 景观设计追求自然方向的误区43-45
  • 4.3.1.1 误区1盲目追求43
  • 4.3.1.2 误区2生搬硬套43-44
  • 4.3.1.3 误区3追求高档44-45
  • 4.3.2 地域自然特色创作景观个性45-48
  • 4.4 尊重地域历史发展程序,创造个性景观48-56
  • 4.4.1 废弃地地域特色创作景观个性48-54
  • 4.4.1.1 历史中的美48-49
  • 4.4.1.2 工业废弃地中的景观设计手法49-54
  • 4.4.1.2.1 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设施的处理49-52
  • 4.4.1.2.2 工业废弃地废料利用和污染处理52-53
  • 4.4.1.2.3 工业废弃地生态处理53-54
  • 4.4.1.3 其他废弃地中的景观设计手法54
  • 4.4.2 创造场地发展进程中的景观个性54-56
  • 4.4.2.1 发展中的美54
  • 4.4.2.2 在变化中完成具有地域的特色的景观54-56
  • 4.5 合理发掘场所使用者造就的场所个性56-61
  • 4.5.1 场所地域特色中的使用者因素57-58
  • 4.5.2 场所地域特色中的使用者使用方式因素58-59
  • 4.5.3 使用者对地块地域特色的定位59-61
  • 4.6 乡土技术与景观化技术的结合与改进61-64
  • 4.6.1 技术手段的景观化表现62
  • 4.6.2 技术手段的景观化表现实例62-64
  • 4.7 用地域性特色创造景观的几种手段64-69
  • 4.7.1 再现与抽象表达64
  • 4.7.2 对比与融合技巧64-65
  • 4.7.3 隐喻与象征手段65-66
  • 4.7.4 生态与数字化运用66-69
  • 5 地域意识的建立和长远发展69-71
  • 5.1 大众的地域保护意识正在加强69
  • 5.2 专业人员对地域设计意识的加强69-71
  • 5.2.1 专业设计人员的思维取向69-70
  • 5.2.2 地域特色保护意识应该贯穿于开发建设的全过程70-71
  • 6 结语71-73
  • 参考文献73-76
  • 个人简介76-77
  • 导师简介77-78
  • 成果清单78-79
  • 致谢7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武汉旧城区城市公园现状调查[J];华中建筑;2005年05期

    2 谢国杰;;北京UHN国际村[J];建筑学报;2007年04期

    3 宋聚生;刘浩;孙艺;;深圳市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对策[J];城市建筑;2011年08期

    4 苏晓毅;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10期

    5 雷磊;魏春雨;;以旅游业为主题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10年03期

    6 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J];城市规划;1995年04期

    7 方可;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1期

    8 吴炳怀;我国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分析及发展建议[J];城市研究;1999年05期

    9 邓幼萍;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开发管理[J];四川建筑;2003年02期

    10 肖礼斌;;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更新——读《走向强有力的城市复兴》有感[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军;牟重行;;热带风暴景观与浙江海岛特色旅游探讨[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孟强;;对我国旅游公路的探讨与建议[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虎陈霞;;武威绿洲景观格局变化驱动要素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陈胜军;牟重行;;热带风暴景观与浙江海岛特色旅游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汝明;巫伟;祝劲军;;彩叶树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7 归复;沈熙环;;北京市林木种苗工作的过去与对近年安排的考虑[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8 邹春洋;;人居景观谱系演变及其现代指示意义[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黄莹;;生态 游憩 景观——桂林桂湖景区植物景观探析[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礼;唐冲;;尚义县景观生态分类和生态建设方略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建设报记者 陈果 通讯员 深规委;[N];广东建设报;2010年

    2 记者 陈静莹;[N];汕头日报;2010年

    3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N];深圳商报;2010年

    4 记者孙晓华;[N];抚顺日报;2011年

    5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N];深圳商报;2011年

    6 王桢桢 广州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黄碧云;[N];佛山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顾巍钟;[N];新华日报;2009年

    9 记者 何晓蓉 张婷婷 李影;[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婷婷 李影;[N];成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堪强;城市更新不同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晓飞;快速发展时期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谢祥财;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其邦;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时(期)与更新度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

    7 徐建;社会排斥视角的城市更新与弱势群体[D];复旦大学;2008年

    8 石强;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9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邱枫;城市改造与更新中开放绿地的若干问题与设计探讨[D];浙江大学;2003年

    3 袁源;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港埠景观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杨涛;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地段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蒋莹;浅析建筑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赵中建;城市户外媒体景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张毅;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丰会民;观赏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姜吉佳;北京当代艺术家聚落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10 彭忱霖;上海2010世博会世博公园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景观个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8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