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墙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10:13

  本文关键词: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墙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 受力机制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破坏模式 协同工作


【摘要】:提出了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并与抗弯钢框架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理论分析主要研究了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机制,提出了密肋网格板的构造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主要针对一榀双跨两层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察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刚度及承载性能、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性等,评价了该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该体系在弹性阶段主要依靠墙板的剪切机制和钢框架共同承担水平荷载,非弹性阶段区格中钢板的对角斜向拉力带为结构提供侧向承载能力;密肋网格板避免了墙板发生整体剪切屈曲,限制了钢板的面外变形值,提高了其弹性刚度,缓解了墙板拉力带对边框架柱的附加弯矩,保护了主要受力构件,克服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显著增强了其耗能能力;钢框架与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体系变形能力强,大变形状态下具有稳定的承载性能,安全储备高,是优秀的抗侧力体系;破坏模式为区格中钢板屈曲屈服并撕裂,拉力场效应明显,钢框架梁端及钢框架柱底形成塑性铰。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8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40846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基金(RC1376)
【分类号】:TU352.11;TU391
【正文快照】: 引言钢板剪力墙是优秀的抗侧力体系,非常适合作为高烈度地震区结构的抗侧力构件[1-2]。薄钢板墙由内嵌钢板通过鱼尾板与钢框架连接而组成,如图1(a)所示。1983年,Thorburn等学者[3-4]最早提出了利用薄钢板墙屈曲后强度的理念,给出了拉力带倾角的计算公式,为薄钢板墙的研究奠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建国;朱力;樊健生;范重;刘学林;;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1期

2 于金光;郝际平;;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年;方有珍;王志豪;;广告牌钢构架的力学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2 李望河;方有珍;;钢结构在建筑物改造中的应用事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黄冀卓;王湛;马人乐;;半刚性钢框架优化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4 齐永胜;米旭峰;周军文;;初始缺陷对张弦梁结构影响的有限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5 孙晋;吴晓;杨立军;;用Lagrange乘子法研究非线性材料连续压杆的屈曲[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6 丁圣果;付波;;大跨四角锥系空间桁架的临界荷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7 邵劲;;高空钢平台钢管脚手架支撑结构的设计[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8 李鹏飞;姚谦峰;郭猛;;蜂窝梁弯扭屈曲分析及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刘英达;陈明;闫寒;;楔形工形柱平面内稳定极限承载力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容生;;钢结构厂房的设计常见缺陷与预防分析[J];才智;2011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刘君平;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马宁;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陆征然;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承体系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峰;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欣;自由曲面结构的形态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杨远龙;T形组合柱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程东梅;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研究及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王孟鸿;三维空间钢结构高级分析理论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聂建国;樊健生;黄远;周炜;汪大绥;陆道渊;;钢板剪力墙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2 解琦;郝际平;于金光;;半刚性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3 郝际平;郭宏超;解崎;虎奇;周琦;;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

4 蔡克铨;林盈成;林志翰;;钢板剪力墙抗震行为与设计[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7年05期

5 于金光;郝际平;张文强;钟炜辉;解琦;;无侧移半刚性框架柱的稳定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芬;陈国虞;;船舶上层建筑和装饰用的塑料复合钢板[J];船舶工程;1978年03期

2 曾明;;上海试制塑料复合钢板[J];工业建筑;1965年05期

3 黄伟明;;塑料复合钢板车厢房制造[J];石油施工技术;1985年02期

4 钱文元;计伟志;;汽车用复合钢板阻尼振动研究[J];振动与冲击;1990年04期

5 刘巍;;SA516-70+SA240-TP316L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J];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3年01期

6 张存凤;不锈钢复合钢板油箱的焊接[J];山西机械;2001年03期

7 夏卿坤,戴娟,曾辉,吴宪平;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高静,王广明;不锈复合钢板焊接[J];现代制造工程;2003年06期

9 张立新;复合钢板加工中常见裂纹及解决方法探讨[J];安装;2004年02期

10 刘持森;;不锈复合钢板波状裂纹的判定[J];港航论坛;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志刚;吴艳红;丁利伟;沈玉娣;;16MnR_0Cr18Ni9Ti复合钢板损伤与断裂过程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李毅军;张晓燕;;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失效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杜炜;李文达;马金保;黄松柏;王肇伟;张跃年;;0Cr13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及应用[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王丹阳;龚栋成;刘法顺;古丽米热;;复合钢板延展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5 王卫鸿;;减振复合钢板在客车减振降噪中的运用[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原国栋;;奥氏体系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原国栋;;奥氏体系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邹华;陈寿军;周景蓉;;爆炸复合钢板设备制造中的焊接缺陷及质量控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9 穆志强;李鹏;宋淑敏;;不锈钢复合钢板在掘进机液压油箱上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梅骏;王守运;;大型高精度复合钢板椭圆护角冷加工技术研究[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廷杰;日本超高强度复合钢板开发简介[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记者刘荣慧;唐山锐世公司耐磨复合钢板备受用户青睐[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郭廷杰;JFE关于造船用钢材的技术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肖英龙;JFE生产的管板用纯Ti厚板及Ti复合钢板[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5 赵云;JFE特殊钢中厚板生产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谷俭泰;墨西哥降低纺织品服装等原材料的进口关税[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烨华;复合钢板界面处高温蠕变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洪成;双辊复合钢板连铸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彭琼瑶;树脂复合钢板V型折弯回弹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李煜;复合钢板压力容器焊缝高温蠕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闫志彬;包Al复合钢板制备工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6 商磊;SPS复合钢板屈曲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张德远;TP304/Q235复合钢板焊接工艺和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8 李佳;SPS复合钢板的屈曲性能和面/芯粘结属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袁晓娜;复合钢板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10 李文艳;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29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