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
本文关键词: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三轴卸荷蠕变试验 损伤蠕变模型
【摘要】:为研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以通过对砂岩切割并充填水泥砂浆制备的裂隙试样为对象,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缓缓和陡缓裂隙组合岩体,其次为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试样;从变形特点来看,相同应力状态下,瞬时应变与蠕应变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均为缓缓、陡缓、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岩石。采用元件模型对各试件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变形进行的拟合显示,可采用同一形式的本构模型对裂隙岩体和完整试样进行描述。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的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该模型可通过完整岩石蠕变模型参数推导裂隙岩体蠕变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30745,41172243,41602301)
【分类号】:TU223
【正文快照】: 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一般认为,软岩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黏性性质,而硬岩的流变性态相对较弱。而实际岩体工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裂隙、节理和层理等构造面,由于这些薄弱部分的存在,导致了脆硬性岩体亦呈现较强的流变特性[1]。如三峡船闸开挖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忠;尹光志;王登科;秦虎;;三轴压缩下突出煤粘弹塑性蠕变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何利军;;湛江黏土一维蠕变模型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杨彩红;毛君;李剑光;;改进的蠕变模型及其稳定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陈绍杰;郭惟嘉;杨永杰;;煤岩蠕变模型与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9期
5 王登科;尹光志;张东明;;含瓦斯煤岩三维蠕变模型与稳定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6 薛凯喜;赵宝云;刘东燕;胡艳香;;岩石非线性拉、压蠕变模型及其参数识别[J];煤炭学报;2011年09期
7 李金和;陈文玲;王洪旭;;大理岩单轴蠕变模型参数[J];世界地质;2014年02期
8 施小清;薛禹群;张云;于军;朱锦旗;;常州地区粉质粘土的蠕变模型[J];工程勘察;2006年05期
9 朱晟;徐骞;王登银;;沥青混凝土的增量蠕变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11年02期
10 赵奎;何文;熊良宵;杨欣;王晓军;;尾砂胶结充填体蠕变模型及在FLAC~(3D)二次开发中的实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连崇;唐春安;梁正召;;一种新的损伤蠕变模型的探究[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强;张永兴;张建华;;生活垃圾的PTH蠕变模型[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3 王光周;苏飞;;电迁移作用下蠕变模型的ABAQUS实现[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军世;孙钧;;上海淤泥质粘土的Mesri蠕变模型[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来贵;李磊;刘学;;岩石长期稳定性与工程寿命预估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翠;闫澍旺;张荣安;;软黏土蠕变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晏石林;余启明;;FRP筋呋喃树脂混凝土蠕变模型及试验分析[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9 伍法权;;粘性土孔隙粘滞性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军保;不同加载路径下盐岩蠕变力学特性与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守海;钢材高温蠕变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黄方勇;低温下岩土体非整数阶元件组合蠕变模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梦洁;基于应变能的人工冻土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金勇;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棉籽压榨试验参数优化[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7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0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