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 出处:《建筑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空间 使用者行为 社区 户外活动 深圳华侨城
【摘要】:聚焦于开放空间自身的多维度特征对其吸引力的影响。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各开放空间4天内的活动量,并识别了各开放空间单元的空间构成、设施配置、景观环境等方面特征,甄别出10个重要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关键因素。结论证实了开放空间本身的空间构成、设施、环境等因素对其访问量的显著影响,为社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367)
【分类号】:TU984.12
【正文快照】: 城市和景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社区绿色开放空间的供应,因为开放空间可以促进居民的户外活动、减轻压力、放松4、情、交流互动11又以户外活动研究为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已制定了许多指导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政策和导则,以促进居民对绿色开放空间的高效使用?[31国内对绿色空间的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莹,戴世智,张宏伟;大庆市东城区开放空间体系建构[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2 覃莺,覃宣;城市沿江地带开放空间概念性设计——武汉长江一桥武昌桥头江边和花鸟公园空间改造[J];新建筑;2002年04期
3 黄蕴菁;;上海社会开放空间实施的回顾与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4 艾志刚;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多样化[J];建筑学报;2005年06期
5 张宝成;住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20期
6 林墨飞;复合型开放空间——“公园广场”的构建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期
7 多莉斯·赫斯;王琳;;过渡性开放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开发中兴起的临时使用现象[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3期
8 刘怡;;建筑开放空间探讨[J];中外建筑;2007年07期
9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田波;刘春香;;基于东北气候特点下的开放空间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承照;方家;;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羿;;浅谈城市发展中的边缘化开放空间[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3 季如漪;曾新春;;开放空间的安全性[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泓;;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发展策略借鉴思考——以美国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策略为例[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5 宋立新;;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保护策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英;王云才;;发达国家户外开放空间包容性设计经验与启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徐留生;;校园开放空间景观偏好研究——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梁慧颖;;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的优先保护——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贾超;刘宏;曹宇钧;;森环水绕连园趣,雪乡冰景入城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10 李韶霞;彭蓉;刘广林;;洛阳市周王城广场改建设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珂;三大皇家孔庙周边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耿越;城市滨河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成功;高校校园户外开放空间社会共享化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刘智能;公园开放空间与大众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婷;武汉·中国光谷高科技园开放空间现状研究与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劳炳丽;规模住区开放空间建构策略与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仲利强;近期建成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周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复合性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鑫;长春市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及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一平;唐山市中心城区绿色开放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2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