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试验研究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网格结构 连续性倒塌 试验研究 倒塌机制 破坏模式
【摘要】:为研究空间网格结构遭遇局部初始破坏后的结构响应、倒塌过程与倒塌机制,以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个直径为4.2 m,矢跨比为1/7的凯威特型网壳结构整体模型的连续性倒塌试验。施加节点集中荷载,采用自主研发的杆件破断触发装置使网壳模型的1根经向杆件发生突然破断,并以采样频率100 Hz采集网壳模型各位置杆件的高频动应变响应,基于高速摄像测量技术(帧频200 fps)获取模型节点的高速动位移响应。初始破坏发生后,网壳模型呈现出自破坏局部向周围逐步扩展的连续性破坏,最终整个模型完全翻转并在一系列最外层杆件断裂后部分坠落。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杆件众多,但单根杆件的失效仍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单根杆件破坏后,局部内力重分布导致的杆端节点出现点失稳,并引发周围节点顺次向下运动,这也是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遭遇局部初始破坏后倒塌的主要模式。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32)
【分类号】:TU399;TU312.3
【正文快照】: 0引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等建筑发生多起震惊世界的连续性倒塌事故,使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研究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结构连续性倒塌的相关研究,如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均取得长足的进展[1],抗连续性倒塌规范与指南陆续推出与修订[2-5]。然而,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框架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宪忠;闫伸;陈以一;;大跨度空间结构连续性倒塌研究方法与现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4期
2 朱奕锋;冯健;蔡建国;庄丽萍;;梅江会展中心张弦桁架抗连续倒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3期
3 陈俊岭;彭文兵;黄鑫;;二层钢框架—组合楼板体系抗倒塌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4 丁阳;汪明;李忠献;;爆炸荷载作用下平板网架结构破坏倒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5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张晋;黄利锋;盛平;甄伟;陈强;;新广州站索拱结构屋盖体系连续倒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7期
6 王磊;陈以一;李玲;刘宏创;;引入初始破坏的桁梁结构倒塌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佳亮;无站台柱张弦桁架雨棚结构性能分析与倒塌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宪忠;闫伸;陈以一;;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6期
2 田承昊;董城;刘明;;大跨度钢结构站房抗连续倒塌动力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3 丁北斗;吕恒林;李贤;周列武;;基于重要杆件失效网架结构连续倒塌动力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23期
4 田承昊;董城;刘明;李建委;;大型站房连续倒塌仿真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5 丁阳;宋骁然;师燕超;李忠献;;考虑节点影响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12期
6 刘成清;陈林雅;苏启旺;;彭山体育馆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J];钢结构;2015年11期
7 戎贤;仉庆文;赵玉婷;;RC异形柱框架抗连续倒塌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5年11期
8 黄华;冼耀强;刘伯权;丁江澍;;轮辐式索膜结构连续倒塌性能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5年20期
9 田承昊;董城;刘明;李建委;;单层变截面编织拱壳抗连续倒塌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10 柳献;黄晓冬;;通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华强;自适应张弦梁结构的控制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吴长;强震和冲击荷载下球面网壳的动力失效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3 赵洪金;基于能量原理平面张弦梁结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进刚;吴赵强;何以农;聂晓霞;夏晨风;;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年03期
2 陈俊岭;彭文兵;黄鑫;;二层钢框架—组合楼板体系抗倒塌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3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张晋;冯飞;;大跨空间结构连续倒塌分析若干问题探讨[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4 喻莹;罗尧治;;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结构倒塌破坏研究Ⅱ:关键问题与数值算例[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
5 朱南海;叶继红;;基于结构易损性理论的网壳失效模式分析初探[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6 何庆锋;易伟建;;考虑悬索作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丁阳;汪明;李忠献;;爆炸荷载作用下平板网架结构破坏倒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8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张晋;黄利锋;盛平;甄伟;陈强;;新广州站索拱结构屋盖体系连续倒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7期
9 张利军;陈华周;赵奕程;朱奕锋;钱焕;;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张弦桁架张拉、吊装与监测[J];建筑结构;2010年06期
10 王磊;陈以一;李玲;刘宏创;;引入初始破坏的桁梁结构倒塌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柳明;;空间网格结构的稳定性极限承力和其合理形体的研究获国家教委一等奖[J];河海科技进展;1991年01期
2 黄炳生,吕志涛,黄林,周军;斜拉空间网格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黄炳生,倪红,史小燕;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分析和设计[J];特种结构;2001年04期
4 米婷,罗永峰;谈空间网格结构的型体发展[J];低温建筑技术;2002年01期
5 王爱领,马明林;空间网格结构的应用与监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周文军;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全过程设计[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约翰·奇尔顿 ,高立人;空间网格结构的回顾与发展——《空间网格结构》若干重点内容介绍[J];建筑结构;2004年07期
8 贾永峰;刘美爽;;模态理论在空间网格结构无损探伤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6年02期
9 赵基达;;《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修订编制情况介绍[J];工程质量;2007年11期
10 王成;张毅刚;;体内张拉成形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分析——几何位移迭代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军;陈志华;;空间网格结构的构件重要性识别[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基达;蓝天;;《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及其重点内容[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满良;刘琼祥;刘臣;张建军;;折面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概念[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薛素铎;丁光松;刘景园;曹资;;可展开折叠式空间网格结构[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方有珍;王秀丽;朱彦鹏;朱金泉;;空间网格结构的支承问题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6 周岱;马骏;;形式代数映射关系在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志华;闫翔宇;郑永田;;水泥工业与民用空间网格结构技术的创新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永梅;刘坚;吴治国;;新型空间网格结构的发展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娜;罗尧治;;空间网格结构逆向建模方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贾永峰;周骥;;模态理论在空间网格结构无损探伤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郭满良;折面空间网格结构显奇效[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郭满良;一场两馆新意迭出[N];建筑时报;2008年
3 张韬;MSGS:空间网格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升级版[N];中华建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娜;空间网格结构几何形态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海山;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3 金恩平;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沈雁彬;基于动力特性的空间网格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及检测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春玉;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优化理论及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丁慧;自由形态空间网格结构的网格设计方法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4年
7 栾小兵;空间网格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与地震反应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8 张成;空间网格结构的鲁棒性理论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邱林波;空间网格结构火灾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磊;单层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新型节点开发及风工况下结构稳定承载力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2 何彩云;折板形斜拉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贺光明;空间网格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前、后处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陈功;空间网格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曾裕林;空间网格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王建伟;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设计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徐秀;“蝙蝠状”双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8 胡文进;空间网格结构计算模块的程序开发[D];武汉大学;2005年
9 沈伟;蜻蜓翅膀结构仿生及新型伸臂空间网格结构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爱领;空间网格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29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2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