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通风管道内负离子传输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7-12-29 19:11

  本文关键词:通风管道内负离子传输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出处:《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负离子发生器 负离子 室内空气品质 生物气溶胶病原体细菌


【摘要】:为能有效去除通风管道系统内颗粒及气溶胶微生物,解决通风空调系统因长期使用而缺少维护和清洁,造成气溶胶微生物在系统里滋生进而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气溶胶病原体细菌等问题,采用欧拉方法建立模拟通风管道内负离子输运过程及分布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测量VI-2500型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0.2 m×0.2 m通风管道内送风速度为3~6 m/s时的负离子浓度,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负离子在通风管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负离子的模拟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误差很小.送风速度为3 m/s时,风管内负离子浓度的最低值和平均值分别为9.15×109和2.39×109ions/m~3,送风速度为6 m/s时,相应为2.37×1010和6.83×109ions/m~3.通风管道内负离子浓度随送风速度的增加而升高,送风速度一定时,通风管道内负离子浓度沿风速方向逐渐降低.当送风速度低至3 m/s时,风管内负离子浓度最低或平均值仍然可以达到有效净化细菌的负离子浓度最低数量级的推荐值(108~1010ions/m~3).研究显示,负离子数值模型能准确预测VI-2500型负离子发生器在0.2 m×0.2 m风管中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并且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能满足4.5 m长风管的净化要求.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47)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项目(2015KQNCX055)
【分类号】:TU834
【正文快照】: 2.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香港通风空调系统通常用于向建筑室内提供冷负荷(或热负荷)和新风,保持室内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如果通风空调系统因长期使用而缺少维护和清洁,则气溶胶微生物容易在系统里滋生,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细菌.研究[1-5]表明,人体如果长期接触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晓途;闫美霖;段恒轶;刘兆荣;;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10期

2 成霞;钟珂;;不同送风方式对室内负离子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年01期

3 沈晋明;饶松涛;王玲玲;;负离子技术对地铁站环境改善效果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9年02期

4 饶松涛;沈晋明;陈巍;王玲玲;;负离子对某食堂环境改善效果的实验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8年03期

5 张利文;白志鹏;游燕;吴建会;冯银厂;朱坦;;室内多环芳烃污染源的化学组成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6 蒙晋佳,张燕;广西部分景点地面上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7 王继梅;冀志江;隋同波;王静;金宗哲;;空气负离子与温湿度的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蕾;吴坤悌;陈明;;海南省主要景区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及预报方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9期

2 杨艺;周沛;赖志强;;通风管道内负离子传输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2期

3 赵鲁华;王劭然;王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6年04期

4 吴兆波;郭强;王金良;张亮;王海林;;置换通风下不同风速对负离子净化PM_(2.5)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6期

5 林喜珀;黄钰辉;陈永聚;郭乐东;徐翊;李召青;许秀玉;;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6 钱芳;潘魁晓;奚冠东;;面向健康城市的负离子生活圈构建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6年05期

7 伍培;彭江华;郑洁;;利用负离子的油烟多级净化装置的研究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4期

8 张腾;彭林;李颖慧;刘海利;王毓秀;王燕;;餐饮源油烟中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2期

9 关蓓蓓;郑思俊;崔心红;;城市人工林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10 李军华;郑小建;刘腾举;王森;;影响空气净化器负离子浓度因素总结[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concent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urban indoor air after decora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25期

2 刘汝青;杜德荣;蔡承铿;任铁铃;;广州市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4期

3 齐惠萍;杜银梅;王向纯;李常青;武兰英;卢建华;李跃光;赵丽;;太原市部分居室甲醛污染状况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3期

4 沈晋明;饶松涛;王玲玲;;负离子技术对地铁站环境改善效果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9年02期

5 赵文霞;白志鹏;马玲;;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和TVOC的污染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年06期

6 邹桂香;戴友芝;刘煜z,

本文编号:1351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51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