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强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地震响应时程的多步预测

发布时间:2017-12-30 05:29

  本文关键词:强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地震响应时程的多步预测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地震响应 时间序列预测 多步预测 极限学习机 经验模态分解


【摘要】:提出了一种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与极限学习机(ELM)的时间序列多步预测方法,对近断层强震作用下弹塑性高层框架结构的顶层加速度和位移响应时程进行了多步预测。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高层结构非线性、非平稳地震响应分解为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序列(IMFs)。然后,利用极限学习机分别对固有模态函数子序列进行多步预测,再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值。预测结果表明,EMD-ELM预测方法能够高精度地实现强震作用下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多步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时程的短期预测可为主动、半主动控制系统预先提供准确的动力响应,从而有利于实现工程结构的在线实时减震控制。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51478086)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引言工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实现结构地震响应时程的短期预测对于主动与半主动减震控制系统设计尤为关键[1-2]。近年来,随着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研究的深入,其在风电功率预测、风速时程预测、原油价格预测等[3]多学科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强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建兵;李杰;;结构随机地震反应与可靠度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梅真;郭子雄;高毅超;;基于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验证[J];工程力学;2017年03期

2 覃浩;赵鸣;;超高层建筑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原则[J];浙江建筑;2017年01期

3 杨迪雄;杨开胜;郭贵强;;强震作用下高层结构地震响应时程的多步预测[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S1期

4 梅真;郭子雄;黄群贤;刘阳;;代表点数目对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分析精度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6年01期

5 刘章军;王磊;黄帅;;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15年12期

6 杨俊毅;陈建兵;李杰;;不同分布随机参数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7 李杰;陈建兵;;大型复杂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与倒塌全过程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8 杨俊毅;陈建兵;李杰;;滞回结构随机地震反应概率密度演化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兵;张圣涵;;非均布随机参数结构非线性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J];力学学报;2014年01期

2 王鼎;李杰;;工程场地地震动随机场的物理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07期

3 吕大刚;贾明明;;钢框架结构基于变形可靠度的全概率抗震设计[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4 苏成;徐瑞;;非平稳地震作用下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J];振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5 ;Physical random function model of ground motions for engineering purposes[J];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01期

6 李杰;任晓丹;;混凝土静力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述评[J];力学进展;2010年03期

7 李杰;陈建兵;;随机动力系统中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及其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2期

8 黄志龙;金肖玲;;多自由度强非线性随机系统非能量依赖的精确平稳解[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5期

9 何政;李小明;;FRP配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0 李杰;;随机动力系统的物理逼近[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贵;影响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若干因素探讨[J];岩土工程界;2004年02期

2 王庆扬;胡守营;王传甲;陈志强;;不同高度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08年08期

3 叶列平;陆新征;马千里;程光煜;宋世研;缪志伟;潘鹏;;屈服后刚度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2期

4 赵光伟;裴星洙;周晓松;;基于能量平衡的建筑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法基础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5 陈飞;张国栋;张建陆;;地震动特性及输入方式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6 张亚辉,林家浩;多点非均匀调制演变随机激励下结构地震响应[J];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7 韩青;张毅刚;;预应力拱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动力时程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2期

8 汪权;王建国;;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的遗传-模糊算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6期

9 赖明,李英民;剪切型结构地震响应的多刚体离散分析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1994年06期

10 泮忠元;;减小空间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波;谢俊举;温增平;;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吕梦周;唐绍雪;赵楠;马凯;胡正平;鲁铮;贺阳;;巨型倾斜结构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汪明武;IAI Susumu;;液化场地地下钢结构地震响应动态离心机试验[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叶列平;陆新征;马千里;程光煜;宋世研;缪志伟;潘鹏;;屈服后刚度对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陈辉;;基于ABAQUS的错层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赵源;杜修力;赵密;李立云;;地下结构地震响应中的地震动输入探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7 薛松涛;秦岭;陈昒;王远功;;大跨度拱形平面结构竖向TMD制振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迎春;结构地震响应波动分析的被研究块体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何伟;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与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辉;圆柱面交叉立体桁架系巨型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2 盛旺成;近场与远场地震作用下地基—基础-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及倒塌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3 吕超;地震波的时频特征分析及其与结构地震响应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飞;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D];三峡大学;2011年

5 郑小琼;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对地表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岩寿;天津西站站房结构地震响应及极限承载力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韩凤波;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响应与温度效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凯雁;结构地震响应的主动、半主动、被动控制耗能机理对比[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洪波;基于能量判别的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周昊;楼梯间梯板斜撑作用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53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53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