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有序介孔材料过滤脱除纳米颗粒物

发布时间:2018-01-02 03:11

  本文关键词:有序介孔材料过滤脱除纳米颗粒物 出处:《环境科学》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颗粒物 介孔材料 CMK- SBA- MCM- 过滤脱除


【摘要】:多孔材料过滤去除环境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是空气净化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介孔分子筛(MCM-41、SBA-15)和有序介孔碳(CMK-3)这3种典型介孔材料对2~20 nm的NPs进行过滤脱除研究,旨在探索介孔材料在NPs过滤方面的应用可行性与相关理论基础.基于3种介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通过本实验发现介孔材料孔道的最可几孔径以及一定量的介孔孔容是吸附NPs的关键,而微孔分布对去除NPs贡献不大.进一步对SBA-15在不同流量及不同颗粒床厚度下对NPs的去除进行了分析,发现纳米颗粒物的最易穿透粒径(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MPPS)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MPPS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随之降低,且MPPS基本不受颗粒床厚度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介孔材料过滤脱除NPs提供了技术依据.
[Abstract]:Filtration and removal of environmental nanoparticles by porous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air purification. In this paper,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MCM-41) is used. SBA-15) and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CMK-3) are three typical mesoporous materials to study the filtration and removal of 2nm-20nm NP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in NPs filtr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kinds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most available pore size of mesoporous material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mesoporous volume are the key to the adsorption of NPs. However, the micropore distribution has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removal of NPs. Further, the removal of NPs by SBA-15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 and different particle bed thickness i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t easily penetrated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 of nanoparticl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 r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MPPS particles decreased, and MPP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particle bed thickness. This study provides a technical basis for mesoporous material filtration and removal of NPs.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560110)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lj2016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分类号】:X513;TU834.8
【正文快照】: 北京100083)当前,大气颗粒污染物已成为主要环境污染物之一,其中近86%的颗粒源于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d100 nm)聚合而成[1].NPs不仅能严重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气候变化,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威胁[2,3].NPs的来源极其广泛,与人为的气体排放来源息息相关[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晓培;郑琰;邱乾胜;常德强;毛宁;柳静献;;常用过滤材料对微细颗粒过滤性能的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3年08期

2 柳静献;谢越;常德强;毛宁;孙熙;;除尘滤料对微细颗粒捕集性能的研究[J];过滤与分离;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邢奕;王骢;路培;李子宜;刘应书;于晗;;有序介孔材料过滤脱除纳米颗粒物[J];环境科学;2016年12期

2 徐泽丰;崔荣;金江;;超高温烟尘过滤陶瓷滤料的制备[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3 马德刚;郑琪琪;林伟强;郭铭玉;;预涂层技术对滤料除尘性能的改进特性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6年08期

4 臧传锋;任煜;王辉生;;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驻极处理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3期

2 古丽米娜;姚建曦;李晓天;饶望平;赵敬勇;;硅基、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09期

3 杨俊林;我国介孔材料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4 ;我国介孔材料合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稀有金属;2003年04期

5 蒋婵杰,林志勇,林松柏,黄可龙;介孔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11期

6 夏君旨;氧化硅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7 周春芳,朱建华;介孔材料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2004年04期

8 曾垂省,陈晓明,闫玉华,高玉香;介孔材料及其应用进展[J];化工科技;2004年05期

9 宋晓岚;曲鹏;王海波;吴雪兰;邱冠周;;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组装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4年10期

10 张荣国,熊洪超,雷家珩,郭丽萍,陈永熙;介孔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其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国涛;向东;陈颖;叶代启;付名利;吴军良;黄碧纯;;一种新型疏水性介孔材料的合成[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健;李聪明;杨启华;;磺酸功能化有机-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关亚风;吴大朋;;表面功能化修饰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多肽萃取中的应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4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A];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论文集——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C];2008年

5 邹汉法;;基于介孔材料的复杂生物样品预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莉娜;王浩;樊卫斌;秦张峰;王建国;;助溶剂对硅基介孔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薛晓明;李风亭;;不同孔径的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夏万忠;沈志虹;张昌松;李翠;张勇;;含氟介质中合成高水热介孔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艳敬;李长军;张顺;周国伟;;不同形貌介孔材料中生物酶的固定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项林君;巩雁军;窦涛;;原位合成高W载量硅基介孔材料[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江世亮;我介孔材料合成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N];文汇报;2003年

2 罗倩;赵东元:搞科研很累,可我就是喜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宋赜;抗菌剂让建材杀菌[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维;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并以其为模板剂合成新型大孔径介孔材料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2 孙镇坤;新型功能化无机介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3 程铸洪;基于功能化金属—介孔材料构建的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志军;介孔材料封装纳米Fe_3O_4及吸波性能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王鹏;松香基季铵盐引导合成新型介孔材料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曹宇;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王雪梅;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惠明;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任远;功能性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高波;介孔材料组装酶蛋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龙英;低温固相法活化煤气化细渣及其综合利用制备二氧化硅介孔材料[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朱青梅;介孔Zn_2SiO_4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汪祺;功能化SiO_2球的合成及催化Knoevenagel反应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郭聪;基于有序介孔/大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5 王云峰;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其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雪莹;有机功能化介孔材料吸附抗生素污染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赵玉梅;Fe-SBA-16与Cr-SBA-16介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艳;多孔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9 郭亮;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脱除C4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

10 孙海霞;磺酸型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367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67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