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动荷载作用下砂土孔压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规则动荷载作用下砂土孔压特性试验研究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不规则动荷载 脉冲 动三轴试验 饱和松砂 孔压累积
【摘要】:以多组人工调制的不规则正弦波荷载作为输入荷载,对饱和松砂开展一系列动三轴试验,探讨应力时程中不同脉冲幅值和脉冲顺序对砂土孔压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出现更早、幅值更大的应力脉冲更易导致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同时也更易诱发砂土液化。进一步地,峰值应力之前和之后的脉冲波组对孔压发展的影响有所不同。此外,不同荷载模式下,饱和松砂动孔压比与振次比存在近似唯一关系。根据砂土孔压特性,引入单位体积剪切功并考察其与超静孔压的内在关联,得到了孔压比与正交化剪切功的归一化关系。这一关系具有应力路径无关性,受动荷载不规则性影响较小,但与材料特性即土体种类有关。
[Abstract]:The irregular groups of artificially modulated sine wave load as input load, a series of three triaxial test of saturated loose sand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stress in different effects of pulse amplitude and pulse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hol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ergence of earlier, larger stress pulse leads to greater development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but also easy to induce sand liquefaction. Further, the peak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pulse wave group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re water pressure is different. In addition, different load mode, dynamic pore pressure of saturated loose sand ratio and cyclic times only approximat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into the hole, unit volume shear work and study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re pressure, the pore pressure ratio and shear power normalized orthogonal relationship. This relationship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ress path, the smaller effect of irregular load, but with the material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terial is the type of soil.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499,5176113007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5CB0578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0204)
【分类号】:TU441
【正文快照】: 地震荷载、波浪荷载和交通荷载等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动力荷载,动荷作用下土体的力学特性是这些工程建筑基础的研究重点,也是土动力学的研究热点。由于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孔压的累积易引起土体变形发展和强度衰减,近年来,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孔压演化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王浩,蔡宏英,黄茂松;软土卸载孔压特性的试验与理论计算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2 王伟;卢廷浩;;滨海软土动孔压发展模型核心函数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5期
3 丁洲祥;仇玉良;李涛;;双面排水非线性固结超静孔压的非对称性解析[J];岩土力学;2012年06期
4 黄茂松,吴世明;振冲加固饱和粉砂地基的动孔压测试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6期
5 张建民,谢定义;砂层震动孔压长消的一维解析算法研究[J];陕西水力发电;1991年01期
6 刘金韬,武强,董东林;临界超静孔压确定液化深度的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7 孟庆山,汪稔,陈震;淤泥质软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孔压增长模式[J];岩土力学;2004年07期
8 李玉岐,谢康和;开挖卸载负孔压的消散对围护结构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郝建新,魏玉峰;饱和粉土的孔压和液化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10 孙锐;袁晓铭;;偏压固结下饱和标准砂孔压增量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民;谢定义;;孔压模式选择对砂土抗震边值计算问题的影响[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濮家骝;李广信;李锦坤;;土的弹塑性孔压性状及应力劳台角对其影响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高彦斌;叶观宝;徐超;白航;;各向异性孔压公式及各向异性地基中的孔压发展[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义贤;赵树立;张业民;;应用尖顶突变预测场地地震孔压[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5 孙锐;袁晓铭;;固结比对饱和砂土孔压增量的影响[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国东;赵忠良;;油井围岩应力和孔压场的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7 罗嗣海;易萍华;杨泽平;;应力条件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孔压系数A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贾永波;;钻孔压灌超流态灌注桩技术简介[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郑金伙;李树勤;;群桩入桩过程中孔压变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宫全美;吴世明;张定;;用系数A_n表示粉煤灰的动孔压发展规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付海清;现场液化试验方法及液化土体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2 陶海冰;热流固作用下软土静动力学特性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功勋;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海洋土剪切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星;黄河口海底粉土波致孔压精细观测及液化评判方法[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2 聂文峰;水位波动条件下基坑周围地基土的孔压响应[D];浙江大学;2013年
3 柴洁;海床地基土静、动力变形与强度分析及孔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赛军;管桩静压过程中地基孔压变化及桩承载力时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车金枝;加筋土场地液化性能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银岭;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区段管桩筏基孔压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7 陈静;波浪作用下原位孔压响应及其在粉土海床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昌军;西安地区黄土斜坡人工降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李瑶瑶;钢瓶冲孔压机压制特性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D];燕山大学;2014年
10 赵慧;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的破坏标准和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9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6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