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P静压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GFRP静压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模型试验 挤土效应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桩 表土隆起量 径向挤土压力
【摘要】:为掌握GFRP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压桩动态力学效应,开展GFRP静压桩模型试验研究,对表土隆起量和径向挤土压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表土隆起量在径向距离在1.8D(桩径)处达到峰值.此峰值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数值最终大致稳定在0.05D;径向挤土压力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沉桩深度大致等于测点深度时,测点处径向挤土压力达到峰值;峰值径向挤土压力Pm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不断衰减.当径向距离达到3D时,Pm衰减至峰值径向挤土压力的最大值Pmm的30%以下;Pmm出现在桩身中下部,数值大致与桩径成正比.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GFRP pile-soil interaction and the dynamic mechanical effect of pile-pressing pile, the GFRP static pile model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soil uplift and the radial squeezing pressure shows that the topsoil uplift reaches its peak value at the radial distance of 1.8D (pile diameter), and the peak valu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iling depth. The numerical value is approximately stable at 0.05D; The radial compaction pressur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iling depth. When the piling depth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depth of the measured point, the radial compaction pressure reaches the peak value at the measured point. The peak radial squeezing pressure pm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adial distance. When the radial distance reaches 3D, the peak radial pressure decreases below 30% of the maximum Pmm of the peak radial squeezing pressure. Pmm appear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pile, and the valu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484,51778641)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立项项目(02012016YN77,02012016YN89)~~
【分类号】:TU473.1
【正文快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是由高性能纤维和树脂基体按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当所用加强纤维为玻璃纤维时便称作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G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的特点[1].在工程结构中使用GFR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生根,曹辉;利用挤密砂桩处理挤土效应引起的桩位偏移[J];建筑结构;2003年03期
2 汪鹏程,朱向荣;筒桩与普通沉管灌注桩施工挤土效应比较[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1期
3 曾波;;软土地基静压预应力管桩挤土效应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4 陈锦麟;;挤土类桩的挤土效应及其防治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8期
5 聂重军;雷鸣;夏力农;;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效应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吴丙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挤土效应现象分析和处理[J];建筑安全;2009年07期
7 黄东胜;李湖胜;王朝胜;;挤土效应机理及其防护措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孙海涛;;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挤土效应[J];价值工程;2010年30期
9 李波;胥攀;;浅谈打桩挤土效应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1年21期
10 吴健峰;;某厂房桩基挤土效应分析及处理[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锦麟;;挤土类桩的挤土效应及其防治方法[A];全国煤炭地质钻探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国民;;狭窄场地内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桩的挤土效应[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波;周爱其;;基桩室内普通模型试验研究现状[A];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家康;陈礼刚;;青岛汇泉广场塔的结构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5 穆朝民;樊明昌;;坑道口部封堵结构在爆炸波作用下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陈豪雄;朱永全;;三拱双柱式地铁车站结构静载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张利;;PHC管桩沉桩挤土效应及预防措施[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彦江;赵文义;;浅析静压桩施工技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郑建锋;;静压桩的施工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司孝东;杜趁娅;周中原;;论预制静压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郑静;我市在建设领域推广“静压桩”技术[N];临汾日报;2007年
2 邓金科 王志成;一项新技术 节省300万[N];中国建设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战友;静压桩挤土效应及施工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鹿群;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海东;地基—桩(筏)—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与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飞;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静压有孔管桩挤土效应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2 朱庆盛;红粘土静压管桩承载机理及挤土效应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靖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陈可;安徽老粘土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张万春;基于结构性损伤概念的管桩挤土效应机理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梁艺威;静压桩挤土效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新义;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晓衡;软土地区静压桩设置及挤土效应分析[D];汕头大学;2009年
9 张海霞;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方万军;软土中管桩挤土效应分析及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1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7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