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出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利用一些绿化植物的保水功能和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实现放内涝及蓄水抗旱等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助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相比于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绵城市建设在劳动力成本上又有了一大突破,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等相结合,"净增成本"减少。倘若海绵城市概念能够得以广泛实施,必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生态革命。
[Abstract]:Sponge city refers to the city can be like a sponge, in precipit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torage tanks, collect rainwater using some green plants, to achieve discharge waterlogging and water storage and drought resistance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ity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of waterlogging, and help to repair the city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Sponge sponge city city construc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water use quantity compar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rainage pip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pool,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labor costs also have a big breakthrough, often existing storage facilities and the city green space, landscape, landscape water combined net "the cost is reduced. If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to widely implemented, is inevitably a ecological revolution in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
【分类号】:TU992
【正文快照】: 正文:1海绵城市理念分析海绵城市理论机制中,城市类似于海绵,能在下雨时实现有效吸水,并且在干旱时进行放水操作,建立自主调整城市干湿度的模式。为了更好的完成城市雨涝管理,从而有效适应环境变化,能在城市变化的基础上,建构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在海绵城市理论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毅;李俊奇;王文亮;;海绵城市建设的几大困惑与对策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建国;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陶冶;;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19期
2 王二松;李俊奇;刘超;王文亮;;海绵城市建设配套机制保障措施探讨[J];给水排水;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文亮;李俊奇;车伍;李小静;任婕;;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4期
2 孙哲;;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年10期
3 李俊奇;刘洋;车伍;刘晓君;;城市雨水减排管制与经济激励政策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柏椿;城市建设要加强理论研究[J];长江建设;2000年02期
2 李长吉;对大连城市建设的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0年02期
3 乌兰,高小楼,王媛;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漫谈哈尔滨城市建设及建筑[J];林业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4 路廷;;青岛市推出城市建设新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06期
5 牛连盛;塑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大连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6 顾孟潮;建筑的变化折射城市的变迁[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6期
7 周争先;城市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J];中华建设;2005年03期
8 本刊记者;;《基础信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成果通过验收[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02期
9 郭道义;;城市建设宜坚持四个理念[J];城乡建设;2007年12期
10 ;“三年大变样”石家庄2008年投资338亿推动城市建设[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维珍;;台湾岛内城市建设之一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朱渊;;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3 刘彦才;;城市建设走民族风格地方特点问题的思考——21世纪南宁市城市建设市长会议上的发言[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康巧茹;;银川城市建设的性质分析及其规律的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张帆;;是否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北京?——一个规划师的难题[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国华;朱建新;;城市建设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7 施德法;沈敏;;用“生态学+经营学”观念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金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文化——议北京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的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杨学津;;从系统论视角谈济南城市建设[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贺业钜;;试论周代两次城市建设高潮[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慧玲;城市建设不得蚕食公园[N];无锡日报;2013年
2 首席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金炜;开展交流合作 助力城市建设[N];绍兴日报;2013年
3 赛迪;智慧城市建设如何走出困境[N];中华建筑报;2014年
4 梁新民;深入开展城市建设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N];铜川日报;2006年
5 杨明生;城市建设“民生”优先,好![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华闻;中国城市建设卓越案例引领城市化绿色进程[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杨明生;城市建设“细枝末节”也重要[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建文;世界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大会在京召开[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建文;世界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大会在京召开[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记者 周巍;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N];郴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万鹏;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谢瑶;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向恒昱;生态植物墙在成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4 韩雨停;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质量管理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5 何志军;道家自然观视角下的长株潭两型城市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顾成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空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杜晖;基于沈阳市沈河区皇城街道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8 杜茂生;山西汾河流域城市建设的生态审美取向[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方程;吐鲁番市地域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特色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魏金江;重庆物联网城市建设模式及实施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4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74986.html